[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胸部大血管腔内的覆膜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3999.5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2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章庆春;尹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庆春;尹海辉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张祥骞;奚华保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胸部 血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膜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胸部大血管腔内的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血管腔内支架是在很薄且平整的Teflon人造血管外缝制支撑用的金属丝,支架能够进行压缩,但没有纵向拉伸能力。人的主动脉在心脏收缩与舒张时会产生横向和纵向的弹性形变,形成血管搏动,而血管腔内支架只能产生压缩,即横向形变,而基本无纵向形变能力。一旦大血管腔内支架前端靶定后,由于主动动脉与大血管腔内支架在纵向形变能力上不一致,心脏收缩与舒张时,导致支架远端在主动脉内壁轻微纵向移动,损伤主动脉内壁,严重可在支架近端或远端形成主动脉瘤。(记载于《中国介入放射学》2008,2;26-29,范占明,王珏,李宇,张兆琪所著的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规范化操作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广泛使用的胸主动脉大血管覆膜支架为直型支架,没有纵向拉伸形变能力,其折弯后一方面易形成弯折处支架塌陷;另一方面,由于支架为覆膜支架,其置入胸主动脉后要承受血压(正常情况下主动脉内收缩血压超过140mmHg, >18.67KPa)。直型覆膜支架有回复直型结构的弹性力量,以支架中间部分作支点,其两端存在回复力,必然对主动脉壁产生局部应力,长期作用同样会导致支架近端或远端主动脉瘤形成。现在临床上报道的支架置入后动脉瘤形成部位也正是主动脉壁承受支架回复力的部位。
虽有一些技术针对覆膜支架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案,但均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例如,专利号为200410053816,专利名称为组合式可任意方向弯曲的覆膜支架,其采用支架组合设计,通过多个支架单位鱼鳞样式的组合而成,但这种方式支架制作极其复杂,并且在使用中一旦高压血流通过覆膜支架,该设计仍无法消除回复力;
再如,专利号为201210191537.1,名称为一种预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其制作方法,其在制作中就采用预先弯曲的设计,但人体的胸部大血管尺寸、弯度均不相同,特别是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患者,其病变部位位于降主动脉近端,主动脉在此位置有一个近90o转弯,但不同个体的主动脉其转弯度数均不相同,而大血管覆膜支架植入后需与血管贴壁,也形成一个近90o转弯。预弯的设计无法保证可以完全适合每一个患者,即使用时无法保证覆膜支架植入后可以与血管贴壁,在手术过程中更是存在支架无法准确到位的问题;
再如,专利号为201110303760.6,名称为一种覆膜支架,其通过裸支架缓冲回直应力,但是在覆膜支架和裸支架的结合部,仍然存在回直力,回直力的问题仍未消除。
如何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能完全克服回直力的覆膜支架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覆膜支架无法克服回直力、实用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胸部大血管腔内的覆膜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胸部大血管腔内的覆膜支架,包括人造血管和支撑架,所述的人造血管包括若干个直管和若干个褶皱管,直管通过褶皱管间隔相连,其中直管上均包覆有支撑架,人造血管的两端均为直管。
人造血管包括依次相连的直管A、褶皱管A、直管B、褶皱管B和直管C,直管A位于覆膜支架近端、直管C位于覆膜支架远端,直管A、直管B和直管C上均包覆有支撑架。
还包括依次相连的褶皱管C、直管D、褶皱管D和直管E,褶皱管C连接在直管C上,直管D和直管E上均包覆有支撑架。
所述的褶皱管B的褶皱密度大于褶皱管A,褶皱管A的褶皱密度大于褶皱管C,褶皱管C的褶皱密度大于褶皱管D。
所述的支撑架为呈波浪形的金属丝,支撑架的材质为记忆合金。
所述的支撑架缝合或粘合在直管A、直管B和直管C上。
所述的人造血管为褶皱结构,人造血管上缝合或粘合支撑架。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庆春;尹海辉,未经章庆春;尹海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3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