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采井泵下防砂沉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4011.7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5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田军;周理志;曹建洪;李元斌;黄世财;孟祥娟;徐士楷;王海坤;魏国;任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2 | 分类号: | E21B43/02;E21B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采井泵下防砂沉砂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采井泵下防砂沉砂装置。该机采井泵下防砂沉砂装置包括:坐封在套管内的丢手封隔器、双管悬挂总成、防砂管、打孔管和沉砂管,其中所述双管悬挂总成一端与所述丢手封隔器连接,另一端包括内悬挂接头和外悬挂接头;所述防砂管一端与所述内悬挂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沉砂管连接;所述打孔管与所述外悬挂接头连接;所述沉砂管一端与所述防砂管连接,另一端封闭。这样该装置可以阻隔井下原油直接通入油泵,并将原油中的砂粒过滤出来并落入装置底部。从而起到了防砂和沉砂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采井泵下防砂沉砂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井出砂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油井能否正常生产,对机械采油井而言,主要问题是砂卡、砂堵,导致机采泵故障。
目前机械采油井防砂主要采用泵下挂防砂管的方式控制入泵含砂量,防砂管上设置有孔眼,只能让油或气通过,而固体砂砾无法进入。这样在采油时,在泵下的套管内挂接防砂管之后,油气可通过防砂管被开采上地面,而被防砂管阻隔的砂子则沉入井底。在对泵进行检修时,再进行清砂作业。
然而,目前的采油井防砂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一、对出砂严重井,易发生砂埋产层;二、对低压或漏失性储层井,清砂作业难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采井泵下防砂沉砂装置,以对油井中的含砂原油进行过滤,使原油通过装置被抽上抽油泵中,而原油中包含的砂砾被阻隔并落入装置底部。从而起到了防砂和沉砂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采井泵下防砂沉砂装置,包括:坐封在套管内的丢手封隔器、双管悬挂总成、防砂管、打孔管和沉砂管,其中,
双管悬挂总成一端与丢手封隔器连接,另一端包括内悬挂接头和外悬挂接头;防砂管一端与内悬挂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沉砂管连接;打孔管与所述外悬挂接头连接;沉砂管一端与所述防砂管连接,另一端封闭。
进一步的,丢手封隔器包括:丢手装置、上接头、中心管、卡瓦部、胶筒部、活塞部和下接头,其中,
丢手装置设置于上接头一端,上接头另一端和中心管一端连接,卡瓦部、胶筒部和活塞部均为中空结构,且依次套设于中心管外壁上,中心管另一端和下接头连接。
进一步的,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均为圆筒状结构;丢手装置包括丢手接头、丢手滑套和丢手销钉,丢手接头套设于上接头内,丢手接头具有内孔,丢手滑套套设于内孔中,并可沿内孔滑动,内孔存在一联动位置,当丢手滑套位于联动位置时,丢手接头在丢手滑套的接触作用下与上接头牙嵌式咬合,联动位置安装有丢手销钉,可将丢手接头和丢手滑套固定连接。
中心管为两端设置有螺纹的中空直管,中心管的第一端与上接头螺纹连接,中心管从第一端依次套设卡瓦部、胶筒部和活塞部,中心管第二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中心管上设置有径向的连通孔以连通中心管内外侧。
卡瓦部包括上锥体、下锥体、至少一个卡瓦和护套,上锥体和下锥体套设于中心管外壁上,上锥体端面和上接头接触,下锥体端面和胶筒部接触,卡瓦布置于环绕中心管外壁的护套内,卡瓦具有锥面和外平面,两端锥面分别与上锥体和下锥体配合,卡瓦外平面可和套管内壁锚定;当上锥体和下锥体之间的距离缩短时,卡瓦朝向套管内壁运动,当上锥体和下锥体之间的距离增加时,卡瓦远离套管内壁运动。
胶筒部包括套设于中心管上的胶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4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地面除砂装置
- 下一篇:水平井固井水泥浆临界排量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