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均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4602.4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0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余波;宗瑞朝;黎林;青晓英;杜泽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0 | 分类号: | H04N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广播电视 网络 系统 均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均衡器。
背景技术
在如高分辨率多媒体接口系统或通用序列汇流排系统等通信系统中,由于接收端的输入信号在传输后高频成分衰减较多而低频成分衰减较少,因此,在进行模拟转数字以0、1为判断依据处理时,会因为高频成分衰减较多而造成眼图模糊,使得输入信号高、低准位不清而无法进行译码。
在此情况下,一般将均衡器设在接收端接收信号处,用来现将输入信号进行模拟性处理,把原来自然性损失的输入信号还原成数字逻辑可判断的准位,以符合传输端欲传输的信号再进行后续运作。
在对均衡器进行改进时,选取适当的均衡器使其补偿输入信号,以将输入信号还原成数字逻辑可译码的准位。但是,怎样实现输入信号的高频补偿的同时不会衰减低频信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均衡器,其在对输入信号的高频补偿的同时不会衰减低频信号。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T1和三极管T2,所述的三极管T1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上分别连接有第一RC电路和第二RC电路,所述的三极管T1的集电极通过依次连接的电容C3、电阻R3和电容C3连接在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上,所述的三极管T1和三极管T2的发射极均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RC电路包括连接在三极管T1集电极和电源之间的电阻R1和连接在三极管T1集电极和地之间的电容C1。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RC电路包括连接在三极管T2集电极和电源之间的电阻R2和连接在三极管T2集电极和地之间的电容C2。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阻R1和电阻R2的阻值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容C1和电容C2的容值相等。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对称电路设计,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在输入信号的正电压端上,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在输入信号的负电压端,其在对输入信号的高频补偿的同时不会衰减低频信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T1和三极管T2,所述的三极管T1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上分别连接有第一RC电路和第二RC电路,所述的三极管T1的集电极通过依次连接的电容C3、电阻R3和电容C3连接在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上,所述的三极管T1和三极管T2的发射极均接地。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均衡器,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细化,即所述的第一RC电路包括连接在三极管T1集电极和电源之间的电阻R1和连接在三极管T1集电极和地之间的电容C1。
由于三极管T1和三极管T2为对称设计,故第二RC电路与第一RC电路也为对称设计,即所述的第二RC电路包括连接在三极管T2集电极和电源之间的电阻R2和连接在三极管T2集电极和地之间的电容C2。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的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均衡器,为了优化电路性能,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细化,即所述的电阻R1和电阻R2的阻值相等。
所述的电容C1和电容C2的容值相等。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4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促吸收的宠物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