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光工作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4651.8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0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余波;宗瑞朝;黎林;青晓英;杜泽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22 | 分类号: | H04N7/22;H04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广播电视 网络 系统 工作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线电视系统的光传输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光工作站。
背景技术
光工作站是有线电视双向光节点产品,它在HFC网络中完成下行光信号转换为射频电视信号和反向射频至反向光发射信号的转换过程,服务于广播电视、通信领域。
传统的CATV广播分配网,随光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的混合网络的改造,向通信式的双向交互网发展,光纤网络和无源电缆分配网将是HFC网络构架的主导模式。
HFC的目标就是成为能为本地或本城市提供多种信息业务服务的宽带多媒体通信平台,从目前的HFC网络发展态势来看具有明显的特点,光纤向用户逐步延伸,光接点的服务半径越来越小,双向用户逐渐增多,RF放大器的应用越来越少,一般也就用到二级以内,光接点以后的网络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随着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提高,光接点最终将是无源分配网络,即不采用RF放大器,只由光接收设备提供高电平信号,覆盖结点周围用户,普通的光接收机将无法胜任作为光接点接收设备的高要求。怎样实现用户接收到信号的质量将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光工作站,其可有效的提高用户接收信号的质量。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光工作站,包括光传输单元、双路光接收单元、EOC调制局端和双路回传光发射单元,所述的双路光接收单元通过光纤接入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传输给EOC调制局端,所述的EOC调制局端上连接有砷化镓放大模块,所述的砷化镓放大模块连接在双路回传光发射单元上,所述的EOC调制局端将数据信号调制至低频通道上,并与所述的射频信号结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射频信号为430-600MHZ的下行射频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的射频信号为数据信号、视频信号和语音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的双路光接收单元和双路回传光发射单元上均设置有防雷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的EOC调制局端内还设置有双工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光传输单元、双路光接收单元、EOC调制局端和双路回传光发射单元上均连接有信号灯。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双路光接收单元通过光纤接入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传输给EOC调制局端,EOC调制局端将数据信号调制至低频通道上,并与所述的射频信号结合后传送给砷化镓放大模块,所述的砷化镓放大模块通过双路回传光发射单元发送给用户端,可有效的提高用户接收信号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光工作站,包括光传输单元、双路光接收单元、EOC调制局端和双路回传光发射单元,所述的双路光接收单元通过光纤接入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传输给EOC调制局端,所述的EOC调制局端上连接有砷化镓放大模块,所述的砷化镓放大模块连接在双路回传光发射单元上,所述的EOC调制局端将数据信号调制至低频通道上,并与所述的射频信号结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即所述的射频信号为430-600MHZ的下行射频信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即所述的射频信号为数据信号、视频信号和语音信号。
实施例4:
为了对本工作站进行保护,增强其防雷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即所述的双路光接收单元和双路回传光发射单元上均设置有防雷单元。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即所述的EOC调制局端内还设置有双工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即所述的光传输单元、双路光接收单元、EOC调制局端和双路回传光发射单元上均连接有信号灯。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4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