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裂返排液模块化集成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4658.X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5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冯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磊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F23G7/06;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100107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裂返排液 模块化 集成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压裂返排液模块化集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模块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气固相综合处理模块,在气固相综合处理模块内对常压压裂返排液进行气液固三相分离,将分离出来的气相和固相分别进行回收处理,将分离出来的液相输送至液相回收模块;
液相回收模块,该液相回收模块用于回收由气固相综合处理模块输送过来的液相,并将液相通过管路输送至处理池模块;
处理池模块,该处理池模块用于去除液相中的浮油和往除油后的液相内添加药品添加剂,并将处理后的液相通过管路输送至氧化处理模块;
氧化处理模块,氧化处理模块对处理池模块输送过来的液相进行氧化处理,将液相中含有的有机物质和残余浮油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气体根据自身重力浮出液相,水溶入到液相中,并将处理后的液相通过管路输送至过滤循环模块;和
过滤循环模块,该过滤循环模块将经过氧化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液相中的大分子水和各种细菌截留,让液相中的小分子水滤过,对过滤后的小分子水进行检测;当检测达标则直接排放或回用,当检测未达标则循环送回液相回收模块后再次处理;
上述五个模块为相互之间独立的个体,根据处理现场的不同,选择上述五个模块中的部分模块进行组合连接来构成压裂返排液的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相综合处理模块包括:
三相分离器,与压裂返排液喷管相连,用于将压裂返排液进行气液固三相分离,并将液相输送至液相回收模块;
气相回收处理模块,与三相分离器的气相口相连,用于回收处理三相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气相;和
固相回收处理模块,与三相分离器的固相口相连,用于回收处理三相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固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相综合处理模块包括:
三相分离器,与压裂返排液喷管相连,用于将压裂返排液分离成固液相混合物和气相;
气相回收处理模块,与三相分离器的气相口相连,用于回收处理三相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气相;和
固相回收处理模块,与三相分离器的发液口相连,用于回收处理三相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固液相混合物,并将固液相混合物分离为固相和液相,对固相进行回收处理,将液相输送至液相回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回收处理模块包括:
气相回收装置,与三相分离器的气相口相连,用于回收三相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气相;和
气相引燃装置,与气相回收装置的排气口相连,用于引燃气相回收装置排出的气相。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回收处理模块包括:
固相回收装置,与三相分离器的固相口或者发液口相连,用于回收三相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固相或者回收三相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固液相混合物并将固液相混合物分离为固相和液相,将液相输送至液相回收模块;和
固相收集处理装置,与固相回收装置的排出口相连,用于收集和储存固相回收装置排出的固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模块包括:
隔油池;用于容纳经过液相回收模块输送过来的液相;
多个上隔板和多个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所述下隔板相互交错地分别安装在所述隔油池的顶部与底部,而且所述下隔板位于相邻的所述上隔板之间;所述上隔板在隔油池的底端留有过水口,使液相从上隔板底端的过水口中通过并将油截留在上隔板处;所述下隔板在所述隔油池的顶端留有过水口,用于为液相提供通过空间,由交互安装在顶部和底部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将隔油池分割出多级隔油区;和
药品添加装置,药品添加装置置于最后一级隔油区上方,用于向最后一级隔油区的液相内添加药品添加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隔板为三块,所述下隔板为两块;三块上隔板分布于隔油池顶部,两块下隔板分别位于相邻的上隔板之间,上下隔板将隔油池分为一级隔油区、二级隔油区和三级隔油区,所述药品添加装置置于三级隔油区的上方;
优选一级隔油区、二级隔油区和三级隔油区结构空间比例分别为1: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磊,未经李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46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