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95087.1 申请日: 2014-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4288579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发明(设计)人: 赵士启 申请(专利权)人: 崔新明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P13/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200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慢性肾炎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肾炎是一种以肾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以水肿、蛋白尿为主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后期可出现贫血、视网膜病变及尿毒症等,甚至危及生命。慢性肾炎属于世界性难治病之一,且患者多为青壮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慢性肾炎的患病率约为1-2%。近年来,慢性肾炎的发病率亦有不断升高的趋势。目前慢性肾炎的治疗西医是对症治疗,如降压、抗感染、利尿、控制饮食等,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腰痛”、“虚劳”、“血尿”的范畴。以本虚为主,兼夹水湿、湿热、淤血、痰浊等。治疗应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其中血瘀是病变持续发展和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重要原因,湿毒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因素。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医学对慢性肾炎有过诸多论述和治疗方案。1986年全国第二次中医肾病学术会议制定了慢性肾炎的辩证分型,即本症有肺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标症有外感、水湿、湿热、血瘀、湿浊。慢性肾炎疗程缠绵,正气易损,故呈现本虚者多,因久病耗气,气虚无以生血,血虚无以润气,易致气血两虚症形成。慢性肾炎病情复杂多变,本虚与邪实相兼为患。其中气血两虚症型,多兼夹淤血阻络之症,其因源于,气为血帅,气行血行之理。久病气虚,鼓运无力,血行不畅,日久血脉为之阻冻,故对慢性肾炎的治疗当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的药物为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慢性肾炎治疗情况不是很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80-160份、当归90-170份、三七80-150份、党参70-140份、山茱萸60-130份、茯苓100-200份、白茅根50-110份、石韦50-120份、补骨脂40-100份、鱼腥草70-100份、枸杞60-120份、桂枝30-70份、五味子40-90份、枳实30-80份、穿山甲50-100份、甘草20-50份、泽泻10-40份、神曲10-30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发明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80份、当归170份、三七80份、党参140份、山茱萸60份、茯苓200份、白茅根50份、石韦120份、补骨脂40份、鱼腥草100份、枸杞60份、桂枝70份、五味子40份、枳实80份、穿山甲50份、甘草50份、泽泻10份、神曲30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二:本发明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160份、当归90份、三七150份、党参70份、山茱萸130份、茯苓100份、白茅根110份、石韦50份、补骨脂100份、鱼腥草70份、枸杞120份、桂枝30份、五味子90份、枳实30份、穿山甲100份、甘草20份、泽泻40份、神曲10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三:本发明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110份、当归130份、三七120份、党参100份、山茱萸90份、茯苓150份、白茅根80份、石韦90份、补骨脂70份、鱼腥草80份、枸杞90份、桂枝50份、五味子60份、枳实50份、穿山甲70份、甘草30份、泽泻30份、神曲20份。

本发明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首先按配比称取中药材原料,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得到药物粉末;

(2)将黄芪、当归、三七、党参、山茱萸、茯苓、桂枝、五味子、枳实和穿山甲的药物粉末进行混合,加入煎煮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13倍,煎煮时间为2-5h,第二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5-10倍,煎煮时间为1-3h,合并煎煮液,过滤,得到滤液;

(3)将白茅根、石韦、补骨脂、鱼腥草、枸杞、甘草、泽泻和神曲的药物粉末进行混合,加入煎煮锅中,加入无水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无水乙醇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5-9倍,煎煮时间为2-5h,第二次无水乙醇加入量为药材重量的2-6倍,煎煮时间为1-3h,合并煎煮液,过滤,得到滤液;

(4)合并步骤(2)和步骤(3)的滤液,然后将滤液进行旋蒸,除去无水乙醇,再对滤液进行加热浓缩,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08-1.13的清膏,然后按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胶囊剂或片剂。

步骤(2)中,优选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1倍,煎煮时间为4h,第二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煎煮时间为2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新明,未经崔新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5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