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立体车库的存取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5773.9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9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喻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喻建康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乐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立体车库 存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存取车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立体车库的存取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数量飞速增长,停车难成了现今社会的主要问题。目前,通常建设平地停车场来停放汽车,但平地停车场存在着占地面积大的缺陷,而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已不适宜城市的规划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采取建设立体车库及为立体车库配备相应的存取车系统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并为此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如中国专利号“201310733015.4”在2014年4月16日公开了一种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载车板对接提升装置及存取车方法,其技术方案为所述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包括停车架、搬运器和载车板;所述停车架包括停车架立柱及用于承载载车板的停车位承重桁架,所述停车位承重桁架为梯形结构,具有多层,每层停车位承重桁架之间相互平行,多层停车位承重桁架固定在停车架立柱上并垂直于停车架立柱,停车架立柱包括外侧停车架立柱和内侧停车架立柱,其中外侧停车架立柱固定在停车位承重桁架的梯形上底边,内侧停车架立柱固定在停车位承重桁架的梯形下底边;所述搬运器包括搬运器立柱、旋转驱动装置、提升座、提升块、提升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搬运器立柱旋转并将搬运器立柱与外侧停车架立柱固定连接,提升座设置于搬运器立柱上,提升驱动装置可驱动提升座沿搬运器立柱升降,提升块固定在提升座上:所述载车板包括载车板主体和套台,套台位于载车板主体一侧并与载车板主体固定连接,提升块与套台形状契合,可插入套台中。但在实际存取车过程中,由于载车板需要旋转180度,且载车板仅仅一侧与搬运器立柱连接,而汽车的重量一般超过一吨,这不仅导致电机的负荷较大,消耗的电能较多,还导致载车板的受力不均,容易造成载车板变形。另外,该专利中的搬运器不能移动,且仅仅适用于特定梯形结构的立体车库中存取汽车,对立体车库的建筑样式有很大限制,其适用范围窄。
又如中国专利号“201310096401.7”在2013年7月17日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库及应用该立体停车库的存取车方法,其技术方案为所述立体停车库包括上下分布的地面层车库及非地面层车库,该种停车库具有空车位,除空车位外的其余车位设有载车台;该种停车库还包括用于将相应地面层载车台移出地面层车位的横向移动机构、用于将相应地面层载车台移向该层当前空车位的地面层纵向移动机构、用于将载车台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但在实际存取车过程中,需要先通过地面层纵向移动机构和/中间层纵向移动机构将待停车载车台正下方的车位都变成空车位后,才能进行停车,存在着存取车工序复杂、等待时间长和效率低的问题,不能满足快速停车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立体车库的存取车方法,本发明不仅能够在存取车过程中对旋转载板形成全过程支撑,快速稳定地完成汽车的存取工作,还能够服务于多个相同或不同建筑样式的立体车库,即多个立体车库可共用一套移动式存取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立体车库的存取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驾驶待停汽车驶入移动式升降旋转装置中的旋转载板,控制移动式升降旋转装置中的升降机构带动旋转载板上升,使旋转载板的高度高于立体车库的待停车平台高度;
b、先控制移动式升降旋转装置中的伸缩式搭桥载板伸出并搭接在待停车平台的进口处,再控制旋转载板旋转至伸缩式搭桥载板上,并使待停汽车的车头或车尾与待停车平台的进口相对应;
c、驾驶汽车驶入停车平台,待汽车停稳后,驾驶员从停车平台进入旋转载板,然后依次收回旋转载板和伸缩式搭桥载板,再控制升降机构带动旋转载板下降,驾驶员从旋转载板上离开,完成汽车的存车过程,反之则为汽车的取车过程。
所述步骤a中在汽车驶入旋转载板之前,控制移动式升降旋转装置停放在立体车库的待停车平台进口前方,且移动式升降旋转装置与立体车库之间有200—1500mm的垂直距离。
所述步骤b中旋转载板的旋转角度为40—60度。
所述移动式升降旋转装置还包括拖车,所述拖车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喻建康,未经喻建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5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滑自动门的把手及该平滑自动门
- 下一篇:安全防护保险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