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咖啡酸及其烷基酯在青枯病防治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7231.5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5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安;宋红志;王俊;盛晟;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37/38 | 分类号: | A01N37/38;A01P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咖啡 及其 烷基 青枯病 防治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防控领域,尤其涉及的咖啡酸烷基酯(烷基碳原子数目为1~10)在防治青枯病中的应用,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抑菌剂进行使用。
背景技术
青枯病(Bacterial Wilt)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且最难防治的重大细菌性病害之一。目前,青枯病根据寄主范围可分为1号小种,2号小种,3号小种,4号小种和5号小种。青枯病病原细菌寄主广泛,为害44个科,300余种植物,如茄科、豆科和葫芦科等多种作物,已成为制约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青枯病的发病是由于其病原在植物维管束中繁殖,导致导管阻塞,植物水分运输受阻,从而使植物表现萎蔫症状。青枯病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温高湿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且青枯病发病快、重,防治困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对青枯病进行有效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针对青枯病的防治主要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三种方法。
已有报道的物理防治青枯病的方法有:2013年,丁伟等在专利CN 103190222A中通过土壤改良、平衡土壤养分,烟苗处理系统和在烟草种植地中加入改良剂控制烟草青枯病。物理防治效果一般,而且治标不治本,需结合其他防治方法作为辅助防治。
已有报道的化学防治青枯病的方法有:2004年,孔凡玉等在《中国烟草科技》中提出20%青枯灵可湿性粉剂对防治烟草青枯病药效达62.1%-81.5%。化学防治效果良好,但对环境容易造成污染。
目前,生物防治青枯病采用的方法有:2014年,Lichun Li等发现黄皮新肉桂酰胺对烟草青枯菌的盆栽防治效果达95.84%。2013年,Leonard Muriithi Kiirika等通过壳聚糖和硅的单一和综合应用来防治西红柿青枯病。2012年,山田隆在专利CN 103547669A中以型线状噬菌体和/或型线状噬菌体感染的青枯病菌作为青枯病预防剂,接种于植物预防青枯病。2009年,张汉千等在《烟草科技》中提出大蒜粗提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室内抑制达75.93%。2008年,姜宁等在《植物保护》中提出紫油厚朴皮提取物对马铃薯青枯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1g/L。可见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是将来该病综合防控和绿色防控中重要防治方法之一。
综合防控(IPM)是一种农业病虫控制的生态方法,其主要理念是我们努力预防、观测、必要时才用无毒性药剂来干预。最近党和政府在大力推动“公共植保”和“绿色防控”理念。绿色防控要求设置害虫害虫行为阈值,定期监察,采取措施,来解决病虫害问题,在化学防治措施中,提倡使用有机(来源于植物)物质或者天然来源的材料。
绿色防控是IPM的延伸,除了控制方法外,其它各方面都很类似。虽然病虫害综合防治管理和绿色害虫管理选择风险最小的病虫害控制材料,但绿色害虫管理在病虫害控制材料上要求更高,要求使用有机材料(植物)或天然来源的材料。
咖啡酸,又名3,4-二羟基肉桂酸,是一种常见酚酸,咖啡酸广泛分布于天然植物,属于使用来源于植物或者直接来源于自然的有机材料的绿色防控。咖啡酸烷基酯是指含有咖啡酸基本结构单元的一大酯类化合物,具有较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炎和抗病毒等,且对环境无污染,但在生物防控中未见报道。咖啡酸及咖啡酸烷基酯(烷基碳原子数目为1~10)首次应用于青枯病的防治。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咖啡酸及其烷基酯在青枯病防治中的应用,利用咖啡酸烷基酯(烷基碳原子数目为1~10)抑制桑青枯菌的半致死浓度,这种方法在低浓度咖啡酸烷基酯可以有效的抑制青枯菌,是一种防治青枯病的有效方法。
技术方案:咖啡酸及其烷基酯在青枯病防治中的应用,所述咖啡酸及其烷基酯结构如式(I)所示:
其中,R为H或C1~C10烷基。
所述对防治青枯病有效的式(I)化合物浓度为0.01g/L-12g/L。
式(I)化合物溶于助溶剂,助溶剂包括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或二甲基亚砜,添加浓度为5%~50%(v/v);所述表面活性剂为triton x-100或吐温,添加浓度为5%~50%(v/v)。
防治时,以0.01g/L-12g/L的式(I)化合物进行喷洒,每日使用次数为1~5次。
式(I)结构的咖啡酸及其烷基酯在制备青枯病防治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7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啶虫脒和氯氟氰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下一篇:花岗岩材料的C型立式机床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