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流程模拟的富氧底吹炼铜过程能效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7364.2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1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卓;于海斌;贾洋;王斌;陈宜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016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流程 模拟 富氧底吹 炼铜 过程 能效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基于流程模拟的富氧底吹炼铜过程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现场数据和离线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将收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根据需要设定能效评估对象,对评估对象的目标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模拟输入数据;
建立Aspen plus模型,将模拟输入数据通过数据接口传输到所述模型中;
根据Aspen plus模型,计算所述模拟输入数据对应的理论能效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程模拟的富氧底吹炼铜过程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Aspen plus模型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1:根据氧气底吹操作特点,将富氧底吹炉划分功能区;
步骤2:根据系统漏风面积,通过伯努利方程计算系统漏风量;
步骤3:根据所述功能区的功能,选择单元操作模块,建立Aspen plus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流程模拟的富氧底吹炼铜过程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划分为精矿加热区、反应液化区、造锍反应区、造渣反应区以及产物分离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流程模拟的富氧底吹炼铜过程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漏风量计算如下:
其中,q为系统漏风量,A为系统漏风面积,ΔP为系统内外压差,ρ为标准状态下大气密度,f为阻力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流程模拟的富氧底吹炼铜过程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操作模块包括:
精矿加热区的第一精矿换热模块Heater-1和第二精矿换热模块Heater-2;反应液化区的液化反应模块RGibbs-1和液体分离模块Sep-1;造锍反应区的造锍反应模块RGibbs-2;造渣反应区的造渣反应模块RGibbs-3;产物分离区的流股分割模块FSplit、相分离模块Sep-2和流股混合模块Mixer。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程模拟的富氧底吹炼铜过程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能效数据计算过程如下:
qd=qH,1+qH,2+qR,1+qS,1+qR,2+qR,3+qF+qS,2+qM (2)
其中,qd为炉体总对外放热量,qH,1为第一精矿换热模块Heater-1的对外放热量,qH,2为第二精矿换热模块Heater-2的对外放热量,qR,1为液化反应模块RGibbs-1的对外放热量,qS,1为液体分离模块Sep-1的对外放热量,qR,2为造锍反应模块RGibbs-2的对外放热量,qR,3为造渣反应模块RGibbs-3的对外放热量,qF为流股分割模块FSplit的对外放热量,qS,2为相分离模块Sep-2的对外放热量,qM为流股混合模块Mixer的对外放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73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