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机理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7670.6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1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彦;周秀文;应振华;李炳思;王留;茹敬佩;孙延帅;赵海艳;王宇雷;陈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 机理 建模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机理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对电池的机理模型进行简化,建立锂离子电池的平均值模型:
1)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组:
首先,考虑固相固体颗粒锂离子扩散方程,以负极为例:
其中,Ds是锂离子在固体颗粒中的扩散系数,r是固体颗粒的径向距离;
边界条件为:
其中,jn是固体颗粒表面流入液相的锂离子流量密度;
采用有限差分法将式(13)所示偏微分方程转换成常微分方程组;假设固体颗粒锂离子浓度cs是时间的连续函数;离散过程中,将球形颗粒半径Rs均分成Mr等份,每等份的长度Δr=Rs/Mr;csq表示固体颗粒在径向Δr·q处的锂离子浓度,其中,q的取值范围是从1到Mr-1,则对锂离子浓度cs在r方向上的状态向量为:
由式(14)可知,在r=0处,固体颗粒表面的锂离子浓度为常值;当r=Rs时,固体颗粒表面的锂离子浓度为则
用一阶差分、二阶差分分别代替一阶偏导数、二阶偏导数,则式(13)所示的固相固体颗粒锂离子扩散方程可表示为:
当q=Mr-1时,将式(16)所示的的近似值代入式(17),得:
分别取q=1,…,Mr-1,由式(17)得到状态方程
简记为:
其中,
2)求从正、负极处的固体颗粒表面流入液相的锂离子流量密度的平均值
负极和隔膜界面处电解液电流密度为:
由电荷守恒方程及边界条件ie(0)=0,ie(L-)=I,得:
其中,an为负电极单位体积的表面积,x′为积分变量,I为电流,为负极处锂离子流量密度平均值,F是法拉第常数,L-是负极宽度;
正极处锂离子流量密度平均值为
其中,ap为正电极单位体积的表面积,xp=L-+Lsep,L=L-+Lsep+L+,L是正极、负极和隔膜三者总的宽度,L+是正极宽度,Lsep是隔膜区间宽度;
用锂离子流量密度平均值替换流量密度j,那么正极和负极固体颗粒锂离子平均浓度的状态方程为:
由式(16)可知,固体颗粒表面锂离子浓度为:
3)求解正、负极液相电势差和正、负极超电势差;
在负极(0≤x≤L-),由于负极处锂离子流量密度均值电解液中的电流密度ie可近似为电极径向x的线性函数:
电解液的电流密度方程为:
其中,κeff为液相有效离子电导率,为负极的液相有效离子电导率,ce是电解质浓度;
假设电解液中锂离子浓度不随电化学反应发生变化,则电解液电势为:
在正极(xp≤x≤L),由于电解液电流密度
电解液电势为:
其中,为正极液相有效离子电导率,为隔膜液相有效离子电导率;
由式(29)和式(31)可得,正、负极液相电势差为:
其中,Lsep是隔膜区间宽度;
正、负极Butler-Volmer电流密度为:
其中,jo,n、jo,p为正、负极交换电流密度,为负极平均超电势,为正极平均超电势,R为摩尔气体常数,T为电池温度;假设正、负极的传递系数αa、αc值相同,且为α;和分别为负极和正极的平均流量密度;
引入两个辅助变量ξp,ξn为:
将式(34)代入式(33),得:
4)电极平均值模型中的电池电压:
电池电压:
V=Φs(L)-Φs(0)+RfI (36)
其中,V为电池电极平均值模型电压,Φs(L)和Φs(0)分别为L和0处的固相电势,Rf为电极表面膜电阻,I为输入电流;
将表面超电势公式代入式(36)中,得到电极平均值模型电压为:
其中,和分别为正极和负极开路电压,都是固体颗粒表面锂离子浓度的函数;
式(37)、式(20)、式(25)、式(26)和式(35)构成了锂电池平均值模型;
②模型参数的辨识:
对平均值模型中的参数分成:特性参数和需辨识参数;其中特性参数为电池固有参数;需辨识参数通过参数辨识得到;
锂离子电池的机理模型中,正、负极参数如表1所示,
表1正极为LiCoO2,负极为MCMB2528石墨的锂离子电池建模过程变量及参数值
正、负极固相颗粒表面锂离子浓度最大值cs,max,p、cs,max,n和正、负电极表面膜电阻Rf四个参数需要辨识,其中正、负电极的表面膜电阻是相等的,因此只需辨识cs,max,p,cs,max,n和Rf三个参数;
1)采用库伦滴定法来测量电池正、负极开路电压,得到正极的开路电压Up(cssp)和负极的开路电压Un(cssn)的曲线,通过实验拟合得到正、负极开路电压函数分别为Up(θp)和Un(θn),其中θp、θn分别是正极电极利用率、负极电极利用率,其中,是正极的平均固体颗粒表面锂离子浓度;是负极的平均固体颗粒表面锂离子浓度;
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定义为:
其中,θp0%、θp100%分别为电池放完电、充满电时的电极利用率;
2)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辨识平均值模型参数Rf,cs,max,p和cs,max,n:
第一步: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实验,离线辨识式(37)所示的电压函数V(t,β),其中向量β=(Rf,cs,max,p,cs,max,n),Rf为电极表面膜电阻,cs,max,p、cs,max,n分别为正极和负极固相颗粒表面锂离子浓度最大值;
偏差平方和函数为:
第二步:求解函数S(β)的极小值;即可转为求解方程(JΤJ+μJ)=JΤ[V-V(β)];
其中,J为V(t,β)的雅克比矩阵,μ为阻尼系数,I′为单位矩阵,δ为迭代步长;
离散化后得:
βk+1=βk+(JkTJk+μkI′)-1JkTV(βk) (40)
第三步:取阻尼系数初值μ0=0.5,选取初值β0=(0,0,0),代入式(40);当函数S(β)取极小值时,辨识得到参数Rf,cs,max,p和cs,max,n;
③辨识参数与已知参数整合就可以得到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平均值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76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