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刹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8417.2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6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田;包跃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贝鸟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刹车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自锁的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自行车和电动车都装有刹车把,以实现在行车过程中刹车的功能。但是,现有的刹车把在刹车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者一直紧握,使车体保持刹车状态。此种方式较为麻烦,而且费力。如果在下坡需要刹车的路段行驶时,当使用者握住刹车把时,稍有松懈,极易发生危险。另外,在一些自行车或电动车装有可驻坡的刹手把,当使用者行驶在坡段路上需要将自行车或电动车驻停时,使用者需要用一只手拉动刹手把,另一只手拨锁片才行。这会造成手脱离把手,导致车辆方向控制不好。而且,若力气较小的使用者在操作时,在另一只手移到锁片的过程中,拉动刹手把可能没拉牢,这极易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实现自锁的刹车装置。
一种刹车装置,其包括刹车底座、刹车把和自锁车把,所述刹车底座固定于自行车或电动车的手把上,所述刹车底座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槽以供刹车线穿过,所述刹车底座的内部设有倾斜的挡板,所述刹车底座的底部设有两个凹孔以作为第一旋转中心,所述刹车把通过安装于其两侧的凸块卡装于所述刹车底座的凹孔,所述刹车把可绕着所述第一旋转中心向后转动,所述刹车把的顶部设有第一通孔和卡槽,所述自锁车把通过所述卡槽卡装于所述刹车把,所述自锁车把设有第二通孔和供刹车线通过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重叠以固定刹车线的端部,所述自锁车把的第一端设有锁舌,在非刹车状态时所述锁舌未被挡板挡住,在刹车状态时随着刹车把向后转动所述刹车线的端部也跟着转动,所述刹车线会产生一个拉力而带动所述锁舌移动,使得所述锁舌被挡板挡住而实现自锁。
其中,所述自锁车把的第二端设有自锁手柄,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当向后扳动所述自锁手柄可解除自锁而实现复位。
其中,所述刹车把的顶部还设有第一缺口,所述自锁车把的顶部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以方便装配所述刹车线。
其中,所述刹车底座的侧面设有限位母块,所述刹车把的侧面对应设有限位子块,所述限位母块与限位子块配合起到在刹车的过程中断电的作用。
其中,所述挡板的倾斜角度为50度至55度。
其中,所述挡板的倾斜角度为53度。
其中,所述锁舌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述刹车装置通过设置所述自锁车把,所述自锁车把设有锁舌,在刹车过程中所述锁舌可被刹车底座内设的挡板挡住而实现自锁,而无需一直紧握刹车把,避免使用者过多的用力,也减少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当车子需要停在坡道上时,仅扳动刹车把即可自动带动自锁车把而实现自锁,防止车子溜坡,无需用两只手先后操作刹手把和锁片以制动。当需要解锁时,仅扳动自锁车把即可实现解锁,而无需用两只手先后操作锁片和刹手把以解锁。本刹车装置操作简单,避免了潜在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刹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刹车装置的俯视图(未画出刹车线)。
图3为本发明所述刹车装置中的刹车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刹车装置中的刹车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刹车装置中的自锁车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述刹车装置在非刹车状态时沿A-A线的剖面图。
图7为图2所述刹车装置在刹车状态时沿沿A-A线的剖面图。
在附图1至附图6中,1表示刹车底座;2表示刹车把;3表示自锁车把;1a表示凹孔;1b表示挡板;1c表示第一开口槽;1d表示支撑体;1e表示限位母块;2a表示凸块;2b表示第一通孔;2c表示卡槽;2d表示刹车手柄;2e表示第一缺口;2f表示限位子块;3a表示锁舌;3b表示第二通孔;3c表示第二开口槽;3d表示自锁手柄;3e表示第二缺口;3f表示凹槽;4表示刹车线;4a表示刹车线4的第一端部;B表示挡板1b的侧面。
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刹车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贝鸟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贝鸟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8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面垃圾、油污收集两用装置
- 下一篇:铰接结构及具有该铰接结构的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