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噪声的皮带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8507.1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9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方锡元;陈文;陈华为;周铸成;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56 | 分类号: | F16H5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声 皮带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机械产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低噪声的皮带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皮带传动装置中,皮带在接触皮带轮槽的表面时产生的运行噪声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在重载传动装置中产生的噪声大得惊人,严重地污染了作业环境。
本发明主要是将皮带传动装置中完整、固定的皮带轮槽,改变为分开、变速的皮带轮槽,用降低重载传动时皮带和轮槽相互摩擦所产生的能量,来降低噪声的产生。同时,对变速皮带轮槽设置合理的表面粗糙度,也能有效降低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的皮带传动技术产生较大噪声而污染作业环境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噪声的皮带传动装置,来提高装置在运行中的净音性。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噪声的皮带传动装置,包括有驱动轴1、驱动带轮2、从动轴3、从动带轮4、V形皮带5和皮带轮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上设置有驱动带轮2,所述驱动带轮2是由带凸缘的固定半轮2a和带凸缘的可动半轮2b两部分对应组成,固定半轮2a与驱动轴1被固定为一体旋转,可动半轮2b被支撑在驱动轴1 上可以活动; 所述从动轴3上设置有从动带轮4,所述从动带轮4与驱动带轮2的结构一样由带凸缘的固定半轮4a和带凸缘的可动半轮4b两部分对应组成,只是a、b上下换位,固定半轮4a与从动轴3被固定为一体旋转,可动半轮4b被支撑在从动轴3上可以活动; 所述V形皮带5为重负载传动皮带,被设置在两个皮带轮槽6内; 所述皮带轮槽6两个,分别在驱动带轮2的2a、2b和从动带轮4的4a、4b之间的斜面上形成变速轮槽。 本发明采用分开驱动带轮2和从动带轮4各为固定的和可动的两个半轮这样一种变速皮带轮槽的组合结构,目的是使V形皮带5的两侧只能各接触一个固定的半轮a和一个可动的半轮b,减轻皮带和轮槽的摩擦力,分散皮带运行时产生噪声源的条件,来提高皮带传动装置的静音性能。
一种低噪声的皮带传动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皮带轮槽6的表面粗糙度设定的范围在0.5~3.0微米之间,通过这样一种降低V形皮带5与皮带轮槽6之间的摩擦系数来干扰产生运转噪声的能量,以达到降低噪声分贝。如果皮带轮槽6的表面粗糙度小于0.5微米,其摩擦系数会急剧变化而增强运转噪声;反之,如果表面粗糙度超过3.0微米,皮带的特定磨损率会急剧增大而影响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所展示的为一种低噪声的皮带传动装置的高速传动模式;
图2所展示的为一种低噪声的皮带传动装置的中速传动模式;
图3所展示的为一种低噪声的皮带传动装置的低速传动模式;
图4为一种低噪声的皮带传动装置的变速皮带轮槽的表面粗糙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3,一种低噪声的皮带传动装置,包括有驱动轴(1)和从动轴(3),驱动轴上(1)设置有驱动带轮(2),从动轴(3)上设置有从动带轮(4),驱动带轮(2)和从动带轮(4)都是由分开为两部分的固定半轮(2a、4a)和可动半轮(2b、4b)组成,、四个半轮均成陀螺状,尺寸和锥度相同,其端面平坦且带有凸缘,中心有孔分别穿在轴(1、3)上,锥体两两相对、但(a、b)位置互换、形成皮带轮槽(6),固定半轮(2a、4a)与轴一起旋转,可动半轮(2b、4b)可以活动。上述技术措施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改变皮带轮槽由传统的固定结构为一半固定、一半可动的变速轮槽模式,使V形皮带的两侧只能各接触到一个固定的半轮和一个可动的半轮,用以降低皮带和轮槽在重载传动时相互摩擦而产生噪声的能量。
图1所展示的为本发明的高速传动模式,此模式中驱动轴(1)上的皮带轮槽(6)呈合拢状态, V形皮带(5)嵌入最浅故旋转半径最大;从动轴(3)上的皮带轮槽(6)呈张开状态, V形皮带(5)嵌入最深故旋转半径最小,当主动轴(1)旋转一圈时,从动轴(3)要旋转若干圈。
图2所展示的为本发明的中速传动模式,此模式中驱动轴(1)和从动轴(2)上的皮带轮槽(6)都呈半张半合状态,V形皮带(5)在两轴上的深浅位置差不多,故两轴(1、3)的旋转频率也相差不大。
图3所展示的为本发明的低速传动模式,此模式中驱动轴(1)上的皮带轮槽(6)呈张开状态, V形皮带(5)嵌入最深故旋转半径最小;从动轴(3)上的皮带轮槽(6)呈合拢状态, V形皮带(5)嵌入最浅故旋转半径最大,当主动轴(1)旋转若干圈时,从动轴(3)才旋转一圈。
图4为本发明的变速皮带轮槽的表面粗糙度示意图,将皮带轮槽的表面粗糙度设定在0.5~3.0微米的范围内,通过合理降低皮带与轮槽的摩擦系数来降低运行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8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