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8603.6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5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弘;胡安;万涛;吴俐颖;陈惠敏;王牧洲;任俊宇;王澜钦;孙筱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庐顺慧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藏 充气 保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外围护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大众对于传统建筑构件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建筑中担负承重、维护、保温等功能的墙体,因建筑结构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审美要求的提高,开始应对更轻型、更通透、可收起等要求,墙体的“去结构化”成为趋势。以ETFE充气膜结构为代表的技术为新型建筑外围护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诸多知名范例。
目前的充气膜技术一般采用气枕式、弹簧式结构,有固定边框和特定形状,这样的结构尚未摆脱传统“幕墙”的思维,其产品形式也仍然是固化的、不可变的墙体。
而充气膜结构因其材料的特殊性,具有反复充气、形状伸缩等性能,合理地将其与机械装置结合,给实现墙体的隐藏提供了可能性。建筑学角度追求的空间分隔与融合便可以通过充气墙体的张开与收缩而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交互,“天人合一”的目标,也因充气保温墙的变化而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充气膜、钢索结构,机械动力装置、充气装置、锁扣装置、通风网、底板和顶板,所述的充气膜在收起状态被折叠隐藏在顶板所开设的内置凹槽内,与该充气膜相通的充气装置固定于顶板上;充气膜的下端设置有通风网,充气膜在与底板和顶板的接触部分均设置有锁扣装置;充气膜内内置有钢索结构,钢索结构由顶板到底板竖向穿过充气膜的连接处,与该钢索结构相连的机械动力装置固定于顶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充气膜采用ETFE膜制作而成,且带有预制折痕并采用模数化单元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的锁扣装置在与充气膜上下端的接触部分均设有磁性装置和橡胶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充气膜在钢索结构导引下的折叠和展开,抽气和充气达到墙体的隐藏和布置;通风网可在必要的情况下展开,实现室内的自然通风;与现有充气墙体相比,此技术的主要优点为:实现了墙体的折叠和展开;实现了有机整合自动控制、机械动力、充气动力等多项技术,提高了设备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隐藏式充气保温墙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隐藏式充气保温墙放下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隐藏式充气保温墙通风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隐藏式充气保温墙半收起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隐藏式充气保温墙收起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充气膜; 2、钢索结构; 3、机械动力装置; 4、充气装置; 5、锁扣装置; 6、通风网; 7、底板; 8、顶板; 51、磁性装置; 52、橡胶垫; 81、内置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所述隐藏式充气保温墙可通过机械充气和抽气过程实现墙体规则展开和收起,展开状态的墙体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和一定的结构强度,收起状态的墙体可隐藏于结构中,通风状态的墙体可实现自然通风,其包括充气膜1、钢索结构2,机械动力装置3、充气装置4、锁扣装置5、通风网6、底板7和顶板8,所述的充气膜1在收起状态被折叠隐藏在顶板8所开设的内置凹槽内,与该充气膜1相通的充气装置4固定于顶板8上,该充气装置4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风机充气或抽气,通过传感器检测和自动控制,维持内部气压。
充气膜1的下端设置有通风网6,该通风网6在充气墙体密闭状态隐藏于结构内,而在充气墙体半收起状态展开,实现自然通风。
充气膜1在与底板7和顶板8的接触部分均设置有锁扣装置5,锁扣装置5在与充气膜1上下端的接触部分均设有磁性装置51和橡胶垫52,实现自动锁扣和密封连接,保证室内环境的密闭,安全锁扣。
充气膜1内内置有钢索结构2,选用钢索结构作为充气墙的竖向支撑,钢索结构2由顶板8到底板7竖向穿过充气膜1的连接处,提供横向抗风稳定性,与该钢索结构2相连的机械动力装置3固定于顶板8上,其机械动力装置3通过电力驱动绞盘实现钢索的卷起和放下,进而引导充气膜1折叠收起和放下。
所述的充气膜1采用ETFE膜制作而成,满足透光率高、重量轻、体积小、自洁性高、阻燃性好等要求;且带有预制折痕并采用模数化单元尺寸,可实现横向拼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庐顺慧机械厂,未经桐庐顺慧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86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距离信号串口传输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子对抗的信号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