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处理方法及生态净化集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8660.4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6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繁;王亚琪;李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3/3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36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园 雨水 生态 净化 集成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校园内预先建好用于处理校园雨水的集成处理系统;
2)根据校园不同水体生态净化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
对于校园初期雨水径流,利用集成处理系统中的潜流型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处理;
对于校园暴雨径流,利用集成处理系统中的滨岸带截流系统进行处理;
对于校园自然驳岸河道水体,利用集成处理系统中的生态浮床-曝气推流系统进行处理;
对于校园硬驳岸河道水体,利用集成处理系统中的人工水草-微孔曝气系统进行处理;
对于校园封闭池塘水体,利用集成处理系统中的生物操纵-喷泉曝气系统进行处理;
3)经步骤2)处理过的雨水最终汇集到校园内的景观水体内或者排入校园河道内或者汇入校园内的地下水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步骤2)所述的潜流型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对初期雨水径流采用以下步骤:
①初期雨水经管道收集自流到格栅井,首先经格栅井栏截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从而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端的处理负荷;
②在格栅井内设置液位提升泵,达到设定水位后提升到厌氧预处 理池,由于池体体积较大,不利于水体流动,设置三道导流折板,在导流区域内设置弹性填料,并且将池体分割成4格,利用综合液位的上下起伏,有效改善水体流动使弹性填料不断处于好氧、厌氧交替状态,进一步降低进入湿地的污染物负荷;
③出水由布水管道进入垂直式潜流人工湿地,根据降水量的大小而变化,在厌氧预处理池负荷能力高度外设置超越管,防止连续大雨或暴雨对人工湿地的冲击;同时设置补充进水系统,在后续校园景观水体设置液位浮球进水泵,当厌氧处理池内的水位达不到预期设置水位,进水泵通过液位浮球自动工作,进水达到指定水位后水泵停止工作,保证旱季时段人工湿地的用水需要;
④整个人工湿地上部景观式设计,在保证下部垂直流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运行的前提下,设置喜水的挺水植物群、沉水植物群及在溢流沟道内布设漂浮植物;
⑤初期雨水通过4层填充层后上溢,水质中含有的悬浮物已经基本过滤,剩余水中有机物通过根系发达的上层植物吸附和消纳后出水到达指定水位后溢流到出水管,排入校园景观水体内或者通过透水墙渗入地下水层。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步骤2)所述的滨岸带截流系统进行对校园暴雨径流采用以下步骤:
①在校园河道的滨岸边坡配置能够高效吸收营养盐的湿生植物,浅水平台上种植挺水植物,在河道斜坡区域撒播沉水植物,形成滨岸 带截流系统;
②无法及时排入雨水管网的地表径流的暴雨径流通过滨岸带截流系统及时排入校园河道内。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步骤2)所述的生态浮床-曝气推流系统进行对校园自然驳岸河道水体采用以下步骤:
①在校园自然驳岸河道水体的河道处设置生态浮床和推流式曝气机,其中推流式曝气机河道弯角等重点区域加密布设;
②通过生态浮床-曝气推流系统增加水中溶氧的同时亦可提升水体的流动性,配合生态浮床的净化效果。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步骤2)所述的人工水草-微孔曝气系统进行对校园硬驳岸河道水体采用以下步骤:
①在校园水系的硬驳岸河道种植人工水草;
②在人工水草区底部设置微孔曝气机;
③利用人工水草-微孔曝气系统去除把校园硬驳岸河道水体中氮、磷营养盐和有机污染物。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步骤2)所述的生物操纵-喷泉曝气系统进行对校园封闭池塘水体采用以下步骤:
①在校园封闭池塘水体内放养生态养鱼、底栖贝类和食藻虫;
②在封闭池塘内布设射流喷泉曝气机;
③利用生物操纵-喷泉曝气系统对校园封闭池塘水体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86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