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8702.4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8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强;迟庆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3/06;C12M1/00;C12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生长 光合 微生物 培养 及其 系统 | ||
1.一种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包括相对彼此固定设置的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设置于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之间的芯体,设置于所述芯体与所述第一外板之间的第一中间层,以及设置于所述芯体与所述第二外板之间的第二中间层,以该培养板第一外板或第二外板的外表面所在平面为基准界定出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中间层和所述第二中间层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渐变的液体通过率,使得所述芯体吸收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中间层再渗透通过第一外板之后、到达第一外板的外表面上的液体量在整个第一外板的外表面上均匀一致,并且所述芯体吸收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中间层再渗透通过第二外板之后、到达第二外板的外表面上的液体量在整个第二外板的外表面上均匀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中间层和所述第二中间层具有沿第一方向恒定的液体通过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中间层和所述第二中间层之一或两者是由液体不可透过的材料制成的板体,并且所述板体包括液体可通过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液体可通过的部分是穿过所述板体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板体包括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行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列构成的孔的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同一行中的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相等间隔地均匀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在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的方向上,相邻行之间的行间距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相邻行之间的行间距以恒定的增量增大,或者所述增量线性地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阵列中的所有孔具有相同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在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同一列中的各孔的直径逐渐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同一列中的各孔的直径以恒定的减小量减小,或者所述减小量线性地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板体包括由行和列构成的孔的阵列,所述行与所述第一方向成一角度地延伸,所述列与所述第二方向成一角度地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4-12中任一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孔具有圆形、方形、矩形、椭圆形、三角形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形状的横截面。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孔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细长孔,各细长孔沿所述第二方向伸长,并且具有在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缩窄的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4-14中任一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在所述孔中填充有液体可透过的材料或者设置有液体可透过的膜。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中间层和所述第二中间层之一或两者被配置成固定于所述第一外板和所述第二外板上的网状或筛状的液体可透过的微孔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微孔膜被粘接或涂覆或喷涂或印刷到所述第一外板和所述第二外板之一或两者的朝向所述芯体的内表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表面生长式光合微生物培养板,其特征是,所述微孔膜具有与所述第一外板和所述第二外板相同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未经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87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型ω-转氨酶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车牌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