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尼莫克汀产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8718.5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睿;周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佰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7/18 | 分类号: | C12P17/18;C12R1/46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57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尼莫克汀 产量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尼莫克汀产量的方法,其以保藏编号为CGMCC No.8731的蓝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cyaneogriseus)BJX003作为生产菌株,进行尼莫克汀的发酵生产,当发酵液中还原糖的浓度低于12‑18g/L时,补加含有黄豆饼粉的葡萄糖溶液,并将还原糖的浓度控制在12‑18g/L;其中补料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为300‑400g/L,黄豆饼粉的浓度为75‑125g/L。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使尼莫克汀产量从3200μg/mL左右提高至3400μg/mL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尼莫克汀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化学农药发明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它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控制病虫危害的能力,为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有机化学农药普遍毒性较高、安全性低、对环境影响大,它的长期和大量使用已经带来了众所周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各国先后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2003年12月欧盟正式禁止320种农药在欧盟的销售,其中涉及中国的达60多种,有氧乐果、三胜磷、甲氧菊酯、丙溴磷、稻瘟灵、恶双灵等化学合成的高毒性品种,2004年中国农业部发布公告:自本年6月30日起,不得在市场上销售含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铵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复配产品。随着高毒化学农药逐步退出市场,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杀虫机制新颖,环境残留低,对人畜更安全等优点,是未来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理想绿色农药。
尼莫克汀(Nemadectin)是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于米尔贝霉素家族,以尼莫克汀为基础半化学合成的莫西克汀(Moxidectin)在驱线虫和杀寄生虫方面有着优良效果,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广谱、高效、新型、无交叉感染的生物杀虫剂,被誉为当今活性最高的杀虫剂之一。该化合物由蓝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cyaneogriseus sp.Noncyanogenus)发酵产生,分子式为C36H52O8,分子量为612.8,纯品为白色粉末,关于此药物在国外已有较多报道,而国内研究才刚刚起步,市场潜力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尼莫克汀产量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尼莫克汀产量的方法,以保藏编号为CGMCC No.8731的蓝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cyaneogriseus)BJX003作为生产菌株,进行尼莫克汀的发酵生产,当发酵液中还原糖的浓度低于12-18g/L时,补加含有黄豆饼粉的葡萄糖溶液,并将还原糖的浓度控制在12-18g/L;其中补料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为300-400g/L,黄豆饼粉的浓度为75-125g/L,以水配制。
本发明提供的蓝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cyaneogriseus)BJX003,现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CGMCC No.8731,保藏日期2014年1月17日。
前述的方法,发酵使用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40-60g/L、乳糖20-50g/L、酵母粉20-50g/L、磷酸氢二钾1-3g/L、七水硫酸镁0.5-2g/L、氯化钠8.5-12.5g/L和碳酸钙10-30g/L,pH值7.2,以水配制。
优选地,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50g/L、乳糖35g/L、酵母粉35g/L、磷酸氢二钾2g/L、七水硫酸镁1.2g/L、氯化钠10g/L和碳酸钙20g/L。
发酵的条件为:26-30℃,转速150-220rpm,通气比1:0.3-0.7,罐压0.03-0.04MPa,溶氧控制在40%以上,发酵周期为192-264hr。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佰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牡丹江佰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8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猴头菌发酵多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以酶法结合膜技术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