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密钥分发、隐私放大及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8965.5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付颖芳;刘栓林;高亚滨;肖力;庞俊英;陈秀忠;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32;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源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4 | 代理人: | 冯德魁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密钥 分发 隐私 放大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和装置、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过程的隐私放大方法及装置、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包括:通过发送或者接收随机比特流的编码量子态、并比对测量基矢,获取同基矢比特流;按照预先约定的方式从经过误码校正后的所述同基矢比特流中提取与隐私放大相关的参数信息和初始密钥;以所述初始密钥作为输入,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实施隐私放大算法,获取共享量子密钥。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消除在经典信道协商隐私放大参数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提高量子密钥分发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量子密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量子密钥分发方法。本申请同时提供一种量子密钥分发装置、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过程的隐私放大方法及装置、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经典密码学的安全性是基于计算复杂度的(比如离散对数或者大数分解等困难问题),然而云计算、量子计算等在计算能力方面的飞速提高,为破译经典密码提供了可能性,经典密码学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量子密码由于其独有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量子密码作为量子力学和密码学的交叉产物,其安全性由量子力学基于原理保证,而与攻击者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无关。上述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未知量子态的测不准原理、测量坍缩原理、不可克隆原理等,基于这些原理,任何企图截获或测量量子密钥的操作都会改变量子状态,由于量子状态的改变,一方面,窃听者得到的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信息,另一方面,信息的合法接收者也可以从量子态的改变中知道量子密码曾被截取过。
基于量子密码的上述特点,出现了BB84等量子密钥分发协议,采用该协议合法通信双方能够共享一组安全的密钥,用于信息的加密和解密。量子密钥分发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原始密钥协商阶段,发送方将密钥信息通过调制加载到量子态上,然后经过量子信道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对接收到的量子态进行随机测量;2)密钥筛选阶段,通信双方通过经典信道比对每次测量所采用的测量基,对原始密钥进行筛选;3)通过对传输过程的误码率的估算判断是否需要放弃本次密钥分发过程;4)数据协调阶段,通过经典信道对剩余部分密钥进行纠错(也称为误码校正),从而得到共同的初始密钥;5)隐私放大阶段(也称为隐私增强或者私密增强阶段),采用隐私放大算法,尽量降低窃听者可能获得的信息量,从而通信双方最终得到一组无条件安全的共享量子密钥(也称共享密钥)。
现有技术在上述隐私放大阶段通常都采用哈希(Hash)函数实现,具体说,在通信双方的量子设备中通常预置同样的哈希函数库,并且在隐私放大阶段通信双方通过经典信道协商选取的哈希函数的描述符(即:与执行哈希函数相关的参数),达成一致后,以在数据协调阶段获取的初始密钥作为输入,使用同样的哈希函数生成最终的共享密钥。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虽然量子密码具有基于其自身原理的优越性,然而由于光源设备或者信道存在的缺陷,窃听者依然会对量子信道传输过程实施攻击行为,并可能通过攻击过程以及后续的数据协调过程获取部分密钥信息。例如:由于理想单光子源缺失,信道有损耗,探测器效率有限等,通常使用弱相干光源代替理想单光子源,弱相干光源中多光子脉冲的存在使得窃听者进行光束分离攻击(PNS攻击)成为可能。为了对抗光束分离攻击,现有技术出现了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方案,即:发送方随机地加入不同强度的单光子级别的诱骗态脉冲,然而窃听者通过对光强涨落的统计,依然有可能区分信号态和诱骗态,从而获取部分量子密钥信息。
在上述状况下,旨在降低窃听者可能获得的信息量的隐私放大阶段就显得更为重要,然而由于其参数协商过程是在经典信道完成的,不仅存在被窃听的风险,而且窃听者在经典信道的窃听行为通常是不会被通信双方检测到的。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量子密钥分发过程存在比较明显的安全隐患,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8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