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1495.3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0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任杰;毕建霞;陈彬;李风玲;翟芳芳;李保田;赵伟新;仉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缝 致密砂岩储层 裂缝识别 单井 综合指数 致密砂岩油气藏 测井响应特征 常规测井资料 加权算术平均 测井技术 模型参数 特征参数 有效开发 综合评价 构建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的方法,属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的测井技术领域,通过分析单井裂缝测井响应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单井裂缝识别的相关特征参数,进而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构建裂缝综合评价模型参数——裂缝综合指数,实现了在单井裂缝待识别致密砂岩储层段通过分析裂缝综合指数的大小来识别裂缝,该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方法能够准确、可靠的识别出裂缝层段,为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合理有效开发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的方法,属于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的测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致密砂岩储层整体呈现特低孔低渗的特征,并且往往有一定的裂缝发育,裂缝的存在明显改善了储层的渗流能力,促使该类油气藏达到具有工业价值的开采规模,而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准确识别一直是该类油气藏勘探开发上的难题。
现有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方法是双侧向电阻率差异法,当没有裂缝且地层中无径向电阻率变化时,深浅侧向电阻率应该是重合的,水平裂缝能加强侧向测井的聚焦作用,使测量的电阻降低,而且水平裂缝对深侧向的聚焦作用比浅侧向更强,从而使深侧向电阻率值小于浅侧向电阻率,即为负差异,高角度缝的有效导电截面在径向上不变,而孔隙的导电截面在径向上是逐渐增大的,因此在浅侧向测井探测范围内,裂缝和孔隙的有效导电截面之比远大于深侧向测井,从而使深侧向电阻率值大于浅侧向电阻率值,即为正差异,但由于受到泥浆侵入深度的影响,深浅侧向电阻率可能大段存在差异,在利用双侧向电阻率差异法定性识别裂缝存在确定性差的特征;第二种方法是深侧向电阻率特征法,由于钻井液的侵入导致裂缝处的深侧向电阻率明显下掉,但由于泥质条带的存在也往往导致深侧向电阻率下掉,在利用深侧向电阻率特征法定性识别裂缝容易误判;第三种方法是声波时差特征法,裂缝的存在会导致声波时差局部增大是甚至周波跳跃,但井眼垮塌、储层含气以及储层欠压实等条件下也往往指示声波时差局部增大的特征,在利用声波时差特征法定性识别裂缝也经常出现误判。
在利用现有技术方法识别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过程中,双侧向电阻率差异法、深侧向电阻率特征法和声波时差特征法存在确定性差、人为定性、容易误判的缺陷,这些方法不能准确的表征储层裂缝发育状况,给致密砂岩裂缝性油气藏的有效开发带来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方法在识别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过程中存在确定性差、人为定性、容易误判的缺陷,提供一种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的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单井裂缝识别的相关特征参数:
1.1利用深侧向电阻率R
I
1.2利用自然伽马确定基块岩石电阻率R
I
1.3利用补偿中子确定基块岩石声波时差D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1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