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eb漏洞扫描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2309.8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0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李菲;于少华;毛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eb 漏洞 扫描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web漏洞扫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致力于解决诸如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如何保证数据传输的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普遍应用。
web漏洞扫描作为一类重要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自动化地爬取网站的链接,然后对链接中的参数等进行改造,发送试探性的请求,可以发现web应用中潜在的跨站脚本、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以下简称:SQL)注入、目录遍历、命令执行等漏洞。
但是,由于web漏洞扫描产品都需要向web站点发送大量的请求,目前的web漏洞扫描产品一般通过用户配置的并发数来控制扫描的速度。根据经验静态配置的扫描并发数,可能并不适应动态多变的实际环境。配置小了,扫描速度太慢;配置大了,容易造成被扫描站点系统过载,对被扫描站点有可能造成DOS攻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web漏洞扫描方法及装置,以使web扫描产品更易于配置和使用,克服现有web漏洞扫描产品需要根据经验静态配置扫描并发数的问题,从而最大化地利用带宽等资源,同时又不对被扫描站点负荷造成过大影响。
本发明提供一种web漏洞扫描方法,包括:
按照接收时间序列,将连续的K个响应聚类为一组,其中,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获取每组的K个响应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和预测平均响应时间;
根据连续N组中每组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和预测平均响应时间,确定是否调整扫描并发数,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如上所述的web漏洞扫描方法,所述根据连续N组中每组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和预测平均响应时间,确定是否调整扫描并发数,包括:
若连续N组中每组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大于预测平均响应时间,则调整扫描并发数;或者,
若连续N组中每组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小于预测平均响应时间,则调整扫描并发数。
如上所述的web漏洞扫描方法,所述若连续N组中每组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大于预测平均响应时间,则调整扫描并发数,包括:
若连续N组中每组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大于预测平均响应时间,则减小扫描并发数。
如上所述的web漏洞扫描方法,所述若连续N组中每组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小于预测平均响应时间,则调整扫描并发数,包括:
若连续N组中每组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小于预测平均响应时间,则增大扫描并发数。
如上所述的web漏洞扫描方法,所述获取每组的K个响应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和预测平均响应时间,包括:
获取K个响应中每个响应的响应时间,求平均值获取实际平均响应时间;
根据连续的两组中前一组的K个响应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和预测平均响应时间预测后一组的K个响应的预测平均响应时间。
如上所述的web漏洞扫描方法,所述根据连续的两组中前一组的K个响应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和预测平均响应时间预测后一组的K个响应的预测平均响应时间,包括:
根据公式x′i+1=αxi+(1-α)x′i,预测后一组的K个响应的预测平均响应时间;
其中,i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xi是前一组的K个响应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x′i是前一组的K个响应的预测平均响应时间,α是预测权数,0≤α≤1。
如上所述的web漏洞扫描方法,所述根据公式x′i+1=αxi+(1-α)x′i,预测后一组的K个响应的预测平均响应时间之前,还包括:
在0到1的范围内遍历α′的取值,针对每个α′的取值,获取连续M组每组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和预测平均响应时间的偏差δ,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确定所述连续M组每组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和预测平均响应时间的偏差δ最小时,采用的α′的取值为所述预测权数α。
如上所述的web漏洞扫描方法,所述针对每个α′的取值,获取连续M组每组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和预测平均响应时间的偏差δ,包括:
针对每个α′的取值,根据公式获取连续M组每组的实际平均响应时间和预测平均响应时间的偏差δ,其中α=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web漏洞扫描装置,包括:
聚类模块,用于按照接收时间序列,将连续的K个响应聚类为一组,其中,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23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