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聚丙烯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2639.7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芝超;刘旸;杜亚锋;陈江波;仝钦宇;张雅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110/06 | 分类号: | C08F110/06;C08F210/06;C08F210/16;C08F4/646;C08F4/649;C08L23/12;C08L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陈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卤代烷基铝化合物 丙烯 橡胶相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丙烯均聚物 高性能产品 聚丙烯产品 工艺装置 共聚阶段 均聚反应 物料结块 增加装置 共聚合 产能 细粉 生产 乙烯 能耗 改造 | ||
1.一种抗冲聚丙烯的生产方法,包括:
步骤B,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丙烯均聚反应,得到丙烯均聚物;
步骤C,在丙烯均聚物的存在下加入卤代烷基铝化合物,进行乙烯和丙烯的共聚合反应,得到抗冲聚丙烯;
其中,所述的卤代烷基铝化合物的通式如式(Ⅰ)所示:
AlR3-nXn (Ⅰ)
式(Ⅰ)中R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X为卤素,n为1≤n<3的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包括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烷基铝化合物以及外给电子体化合物;所述卤代烷基铝化合物与所述烷基铝化合物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10-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代烷基铝化合物与所述烷基铝化合物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5-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代烷基铝化合物与所述烷基铝化合物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3-3: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所述烷基铝化合物和所述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500:0-5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所述烷基铝化合物和所述外给电子体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5-100:25-100。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C中加入催化剂灭活剂;所述催化剂灭活剂随循环气一起注入反应器,并且所述催化剂灭活剂随循环气的注入压力范围为2.0-2.9MP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灭活剂随循环气的注入压力范围为2.2-2.8MPa。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C中加入抗粘釜剂;所述抗粘釜剂随丙烯均聚物一起加入反应器,并且所述抗粘釜剂与所述烷基铝化合物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0.2-0.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粘釜剂与所述烷基铝化合物的加入量的质量比为0.4-0.6。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和C至少在两个串联的聚合反应器中进行,第一聚合反应器中进行丙烯均聚反应,第二聚合反应器中进行乙烯和丙烯共聚反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代烷基铝化合物与惰性溶剂混合后加入第二聚合反应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在丙烯气相聚合或液相聚合的反应条件下进行;所述步骤C在乙烯-丙烯气相共聚的反应条件下进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丙烯气相或液相聚合的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压力为1-6MPa;聚合时间为20-120分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丙烯气相或液相聚合的反应温度为60-90℃;反应压力为2-5MPa;聚合时间为30-90分钟。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乙烯-丙烯气相共聚的反应温度为50-90℃;反应压力为1-5MPa;聚合时间为20-120分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乙烯-丙烯气相共聚的反应温度为60-80℃;反应压力为1-3MPa;聚合时间为20-9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26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