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场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2945.0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5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盛迈石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4 | 分类号: | H04N1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刘斌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场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各行各业中,尤其是电子领域,各种各样测量装置种类繁多。一体化室外单元是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收视效果。传统的,馈源普遍采用圆形波导,且口径大小不统一,这给波导法测量带来了极大困难。远场测量系统是在一个小型微波暗室中建立收、发装置,被测一体化室外单元置于接收装置上,发射装置安装标准发射喇叭。收与发装置均可在计算机控制下做水平方向或绕自身轴向旋转。对测试系统而言,发射天线所发射的电磁波应在被测一体化室外单元所处区域形成均匀的场强覆盖。为此发射天线与被测一体化室外单元应相隔足够的距离,并且场地反射应足够小。即便如此,也难确保电场在被测一体化室外单元处区域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远场测试系统。
一种远场测试系统,包括信号源、微波暗室、隔直流器、直流电源和测试接收机;其特征在于直流电源通过隔直流器与测试接收机相连接;微波暗室内设置有极化旋转装置、发射天线、增益基准天线和转台,其中极化旋转装置与发射天线相连接;增益基准天线与转台相连接;增益基准天线与隔直流器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距离微波暗室的垂直距离为2.6m。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的口径为0.08m。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天线的口径为0.08m。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式为水平极化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接收机为频谱仪或网络分析仪。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基准天线设置为水平极化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场测试系统,通过将测试系统设置一距离信号源较远的距离,来实现测量的目的,通过对一体化室外单元远场测量系统场地均匀性和反射信号抑制效果分析得知,暗室吸波材料对反射信号的衰减值大于26dB,均满足规定的限值,因此远场测试系统可以很好的完场测试需求。本发明所述测试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信号源;2-极化旋转装置;3-发射天线;4-增益基准天线/一体化室外单元;5-转台;6-隔直流器;7-直流电源;8-测试接收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远场测试系统,包括信号源1、微波暗室、隔直流器6、直流电源7和测试接收机8;其特征在于直流电源7通过隔直流器6与测试接收机8相连接;微波暗室内设置有极化旋转装置2、发射天线3、增益基准天线4和转台5,其中极化旋转装置2与发射天线3相连接;增益基准天线4与转台5相连接;增益基准天线4与隔直流器6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场测试系统,所述信号源1距离微波暗室的垂直距离为2.6m。所述发射天线3的口径为0.08m。所述基准天线的口径为0.08m,因此在一体化室外单元测试频段上L最小应达到1.6m。所述发射天线3的极化方式为水平极化方式,发射天线3和一体化室外单元设置为水平极化方式。信号源1设置为中心工作频率。调整被测一体化室外单元使接收电平最大,保持极化对准,稳定后记录一体化高频头的输出电平值。保持信号源1设置不变,将被测一体化室外单元进行轴向移动和左右移动,由于常见的高频头在测试系统上安装后,其轴向移动范围≤4cm,而高频头的电气尺寸≤16cm,因此,验证过程中被测馈源前后移动4cm,左右移动16cm。当被测一体化室外单元向发射天线3轴向移动时,其输出电平最大变化值为0.17dB;当被测一体化室外单元左右移动时,其输出电平最大变化值为0.33dB。两种情况下电平最大变化值均小于1.5dB。所述测试接收机8为频谱仪或网络分析仪。所述增益基准天线4设置为水平极化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盛迈石油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盛迈石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2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