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超疏水双功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3299.X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8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苏;陈敏;王伟;王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1/79 | 分类号: | D06M11/79;D06M13/513;D06M13/517;C08F212/08;C08F220/06;C08F220/32;C08F226/06;C08F220/28;D04H1/4382;D04H1/728;D06M10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疏水 功能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荧光超疏水双功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纤维不仅指拥有纳米直径的纤维也包括纳米粒子参杂改性的普通纤维,直径小于1000nm纤维都可称为纳米纤维。纳米纤维材料因其大的长径比和比表面积以及独特的光学特性,基于此材料制备的器件在光学、电子、磁学、力学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早期纳米纤维材料主要以纯聚合物为主,然而单一材料力学性能与表面特异性都不高。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MacDiarmid教授提出了复合纳米纤维的概念,至此通过填充纳米粒子对纤维改性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现在复合纳米纤维发展迅速包括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纳米纤维、聚合物/金属复合纳米纤维、共聚物复合纳米纤维、无机复合纳米纤维、高分子复合纳米纤维等各种功能性的纳米纤维。
目前,已经有报道在纳米纤维中掺杂或者沉降不同物质使纳米纤维材料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能。例如:CN101428852中,通过静电纺丝纳的米纤维网膜与低表面能物质共同煅烧得到超疏水二氧化钛杂化纤维膜,该膜与水的接触角150.4~154.5°,滚动角小于5°;汤玉斐等人制备的SiO2微纳米纤维膜,经过六甲基硅氮烷疏水改性后获得疏水/亲油特性,其水接触角为153.7°、水滚动接触角为8.2°、油接触角为0°;CN103225121中,将Yb3+,Er3+纳米晶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混合纺丝的发光同轴复合纳米纤维;顾明波等人将Eu3+纳米荧光粉与聚乙烯醇静电纺丝制得荧光纳米纤维膜,在氮化铟镓或氮化镓发光二极管激发下产生红光。虽然现在功能性纳米纤维发展迅速,但是这些方法中荧光原料多为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有非常严重的污染,而且同时具有荧光以及超疏水性能的纳米纤维材料并不多见,因此寻找低廉、无毒的原料研发多功能的纳米纤维材料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荧光超疏水双功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这类纳米材料同时具有荧光和超疏水性质,原料广泛易得、安全无毒、价格低廉而且这种方法合成的纳米纤维膜有良好荧光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荧光超疏水双功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将一定量单体加入到含有乳化剂水溶液在氮气氛围保护下的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50~120℃,温度稳定后加引发剂,反应1~8小时,再向其中加入添加剂与引发剂混合液,继续反应1~8小时,得到单分散且具有核壳结构微球的乳液;
b、将步骤a得到的乳液离心洗涤,加入分散剂形成浓缩液;再加入聚合物与浓缩液搅拌得到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膜;
c、将步骤b得到的纳米纤维膜上涂覆一层低表面能物质进行疏水处理;
d、将进行疏水处理的纳米纤维膜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煅烧,得到荧光超疏水双功能纳米纤维膜。
优选步骤a中所述的单体为苯乙烯或丙烯酸等中的一种。优选乳化剂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聚氧乙烯烷芳基醚、丙烯酸羟乙酯或十二烷基硫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乳化剂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5~5%。优选引发剂有过硫酸钾、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过氧化苯甲酰或过氧化甲乙酮中的一种;引发剂总质量为单体质量的0.1~4%,其中,第一次加入的引发剂的质量为总质量的30~70%。所述的添加剂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乙烯基咪唑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添加剂的质量为单体质量的1~50%。
优选步骤b中所述的分散剂为水或乙醇等;优选浓缩液的质量浓度为20~50%。优选聚合物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壳聚糖、聚丙烯腈、聚乳酸、聚乙烯醇或聚氨酯等,聚合物的质量为浓缩液质量的5~20%。优选静电纺丝条件:溶液推进速度为1.5~4.5mL/h、纺丝电压为10~20kV、接收距离为10~20cm;
优选步骤c中所述的低表面能物质为硅溶胶、六甲基硅氮烷或氟硅烷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
优选步骤d中所述的管式炉加热处理温度为200~450℃,升温速率为3~10℃/min,处理时间为1~3h。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荧光超疏水双功能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设备简单,可控性强;
2、本发明制备的荧光超疏水双功能纳米纤维材料具有超疏水性,接触角≥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32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去除纸焙上纸绒残渣的辅具
- 下一篇:一种微型搓板洗衣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