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扣止带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3451.4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3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西门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1/26 | 分类号: | A44B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扣止带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扣。
背景技术
私家车安全带系好后,由于安全带通过腰部后与带扣的孔是活动的,并没有锁死,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乘员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会瞬间向前俯冲,稍滞后安全带才起作用,由于安全带的锁紧装置有一定的滞后时间,因此乘员的臀部在惯性作用下,会向上抬起而离开座位一段距离,才被安全带拉住,虽然安全带起了很大的作用,人体才不会腾空破窗而出,但是,由于这一小会的滞后时间中,人体已离开了座位一段距离,这就缩小了碰撞距离,这样,往往身体和头部已撞在方向盘和前挡风玻璃上,轻则受伤,重则危及生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安全带的上述缺陷,使乘员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臀部在惯性作用下不离开座位,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带扣止带门,该安全带扣止带门设置了止带装置,可阻止乘员的臀部在惯性作用下向上抬起而离开座位,增大了碰撞距离,尽可能避免身体和头部撞在方向盘和前挡风玻璃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带扣制成长方形,带扣的下部设扣舌,扣舌中间开锁孔,该孔呈直槽形,与安全带锁栓配合,可相互锁住,带扣的上部开带孔,带孔为横槽形,该横槽囗呈梯形,横槽的上边沿设齿,齿尖呈圆形,其特征是:在带孔的下侧固定弹簧铰链,弹簧铰链连接止带门,所述止带门的一面制成梯形块形,该梯形块与带孔横槽的梯形囗相吻合,止带门的梯形块与带孔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凸起的颗粒,颗粒的头部呈圆形,止带门的上侧与弹簧铰链连接,止带门在弹簧铰链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翻起,当止带门翻起后,止带门的梯形块正好扣入带孔横槽的梯形囗中,在止带门的另一面固定推把,向下按动推把,就能打开止带门,使带孔裸露,安全带从带扣上的带孔中穿过,在弹簧铰链的作用下,止带门的梯形块将安全带压在带孔中,这时安全带只能单向拉动。使用时,将推把向下压,止带门打开,带扣可自由在安全带上移动,可以调整安全带在乘员腰部的长度,当安全带的长度调整好后,放开推把,将带扣插入安全带的锁孔中,再拉一下腰部以上的安全带,将系在乘员腰部的安全带拉紧,止带门在弹簧的作用下紧扣在带孔中压在安全带上,并通过止带门的齿和带孔的齿,锁住安全带,即使发生碰撞,系在乘员腰部的一段安全带不会松动,乘员的臀部在惯性作用下也不会向上抬起而离开座位,尽可能避免乘车人员的身体和头部向前冲,以减少撞在前方物体上的力,从而达到保护乘车人员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提高汽车乘员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安全带扣止带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带扣, 2. 扣舌 ,3. 锁孔,4. 带孔,5. 齿,6. 弹簧铰链,7. 止带门, 8. 颗粒, 9. 推把。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带扣1制成长方形,带扣的下部设扣舌2,扣舌中间开锁孔3,该孔呈直槽形,与安全带锁栓配合,可相互锁住,带扣的上部开带孔4,带孔为横槽形,该横槽囗呈梯形,横槽的上边沿设齿5,齿尖呈圆形,其特征是:在带孔4的下侧固定弹簧铰链6,弹簧铰链6连接止带门7,所述止带门7的一面制成梯形块形,该梯形块与带孔横槽的梯形囗相吻合,止带门7的梯形块与带孔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凸起的颗粒8,颗粒的头部呈圆形,止带门的上侧与弹簧铰链连接,止带门在弹簧铰链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翻起,当止带门翻起后,止带门7的梯形块正好扣入带孔横槽的梯形囗中,在止带门的另一面固定推把9,向下按动推把9,就能打开止带门7,使带孔4裸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西门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镇海西门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34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位移放大型双出杆粘滞阻尼墙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多功能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