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超疏油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4794.2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5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邵路;王振兴;郭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34 | 分类号: | B01D71/34;B01D69/02;B01D6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超疏油 改性 聚偏氟 乙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涂覆法改性金属网使之具备油水分离性能的方法很难适用于多孔聚合物膜的改性,因为传统涂覆法对聚合物的涂覆效果差,稳定性差。利用多巴胺进行改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近有利用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的交联反应对聚丙烯膜进行改性来赋予其油水分离性能的报道,然而其所采用的聚乙烯亚胺没有脱离已报道的可以与多巴胺同涂覆的分子种类即含有氨基或巯基的分子。这大大限制了该类方法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超疏油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利用廉价易得的硅烷类偶联剂物质作为共改性剂,通过在碱性环境中同时进行的多巴胺自聚合和共改性剂的水解缩合,实现聚合物膜的水下超疏油化,并使之具备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
本发明水下超疏油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聚偏氟乙烯微滤膜置于无水乙醇中浸湿,之后置于浸渍液中浸渍14~16min;
二、然后将盐酸多巴胺和共改性剂溶解于上述含有聚偏氟乙烯微滤膜的浸渍液中,并静置4h~12h;
三、将聚偏氟乙烯微滤膜从浸渍液中取出,用清水洗净后晾干,即得到水下超疏油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将改性后的多孔聚偏氟乙烯膜的亲水性与改性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多孔聚偏氟乙烯微滤膜未改性前的接触角为110°左右,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改性后聚偏氟乙烯膜的接触角可以在1s内变为0°,具备了超亲水性。同时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膜的水下油接触角为155°左右,展示出了超疏油性,并且改性后的膜可以有效地分离油水乳液。
本发明方法大大拓展了可以与多巴胺共涂覆的共改性剂的种类,并且所制备的油水分离膜性能稳定,分离效率高,可反复使用。
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所用共改性剂价格低廉,所制备的油水分离聚合物膜抗污染性强,稳定性好,可反复使用,且可大规模制备,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本发明制备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可用于含油废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水下超疏油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放大10000倍的表面形貌电子显微镜图片;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水下超疏油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放大50000倍的表面形貌电子显微镜图片;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水下超疏油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在水下与二氯甲烷的接触角照片;
图4为实施例1-3中用于油水分离的实验装置照片;
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水下超疏油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对油水乳液分离效果图;
图6为图5中油水乳液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图7为图5中滤液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图8为实施例3制备的水下超疏油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在水下与正庚烷的接触角照片;
图9为实施例3制备的水下超疏油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对油水乳液分离效果图;
图10为图9中油水乳液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图11为图9中滤液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水下超疏油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聚偏氟乙烯微滤膜置于无水乙醇中浸湿,之后置于浸渍液中浸渍14~16min;
二、然后将盐酸多巴胺和共改性剂溶解于上述含有聚偏氟乙烯微滤膜的浸渍液中,并静置4h~12h;
三、将聚偏氟乙烯微滤膜从浸渍液中取出,用清水洗净后晾干,即得到水下超疏油的改性聚偏氟乙烯膜。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聚偏氟乙烯微滤膜的孔径为0.2~50微米。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浸渍液由无水乙醇和pH值为8~12的碱性溶液组成,其中无水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5%~40%,所述碱性溶液为Tris-HCl缓冲溶液或氢氧化钠水溶液。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浸渍液由无水乙醇和pH值为8.5~10.5的碱性溶液组成,其中无水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0%~30%,所述碱性溶液为Tris-HCl缓冲溶液或氢氧化钠水溶液。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4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