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电子设备液体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5271.X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6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秦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电子设备 液体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大功率、高热流密度机载电子设备的液体冷却系统大多是通过冷 却液带走电子设备热载荷,再利用冲压空气将热量带到机外。这种冷却方式需 要大量的冲压空气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需要在机身上开冲压进气口,严重影 响飞机的气动外形,增加飞机的代偿损失。
同时,系统供液温度的控制一般通过两种方法:①是通过调节电动风门的开度 来调节冷边冲压空气的流量以控制系统供液温度,这种温度调节方式对电动风 门和冷风道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且对飞机代偿损失影响较大;②是将冷却液 分为两路,一路与冲压空气发生热交换形成冷路,一路直接循环形成热路,通 过调节冷热路的流量比来控制系统供液温度。这种温度调节方式仍然需要一定 的冲压空气,同样影响飞机的气动外形,增加飞机的代偿损失。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利用燃油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带走机载电子设备的热载荷。实现 了热能的最优化管理,无冲压进气口,不影响飞机气动外形,减少了飞机的代 偿损失。
技术方案
一种航空电子设备液体冷却系统,其通过管路6依次连接液体泵1、液体- 液体散热器2、气液分离器3和电子设备5,在电子设备5下游的导管上设有温 度传感器4,通过控制线路将控制器7与温度传感器4和液体泵1相连,其中气 液分离器3设在液体泵1的上游。
所述系统为闭式液体循环冷却系统,液体泵1为冷却液在系统管路6中的 流动提供循环动力,冷却液通过冷板带走电子设备5产生的热量,然后进入液 体-液体散热器2被燃油冷却,气液分离器3用来分离冷却液中的气泡和平衡因 热胀冷缩引起的冷却液体积变化,控制器7可根据泵入口液体温度传感器4所 测的液体温度自动调节液体泵1的转速,以保证液体循环系统的温度稳定。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无需冲压进气口, 不影响飞机气动外形。利用飞机现有的燃油系统作为热沉,通过与冷却液热交 换带走机载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热量,同时采用变频液体泵,根据泵入口液体温 度自动调节泵的转速以控制系统的供液温度,实现了热能的最优化管理,减少 飞机代偿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通过管路6依次连接液体泵1、液体-液体散热器2、气液分离器 3和电子设备5,在电子设备5下游的导管上设有温度传感器4,通过控制线路 将控制器7与温度传感器4和液体泵1相连。
采用闭式液体循环冷却系统,液体泵1为冷却液在系统管路6中的流动提供循 环动力,冷却液通过冷板带走电子设备5产生的热量,然后进入液体-液体散热 器2被燃油冷却,系统中设置的气液分离器3兼具气液分离器和膨胀箱的作用, 控制器7可根据泵入口液体温度传感器4所测的液体温度自动调节液体泵1的 转速,以保证液体循环系统的温度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52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鳍片组
- 下一篇:一种电路散热复合板的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