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螺纹式挂钩吸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5341.1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丛茜;邱昆;崔腾飞;田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47/00 | 分类号: | F16B4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冉昕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螺纹 挂钩 吸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螺纹式挂钩吸盘。
背景技术
近些年,挂钩吸盘装置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生活中作为吸盘挂钩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式各样的吸盘应运而生,其中以直接摁压式吸盘、旋转提拉式吸盘和折叠提拉式吸盘最为常见;随着一些合成复合弹性体材料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手段日渐成熟,各种材质的吸盘也相继出现,其中以丁腈橡胶、聚氨酯、硅橡胶、氟橡胶等最为普遍。到目前为止,挂钩吸盘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基本普及,显著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从总体来看,现在普遍使用的挂钩吸盘具有原理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等优点,但在其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吸附能力方面,现有挂钩吸盘多是通过先摁压吸盘、使吸盘变形贴附在物体表面,再通过挂钩作用对吸盘压盖施加压力,在压盖挤压吸盘边缘的同时向后拉伸吸盘,以此产生吸附能力。但在吸附过程中压盖对吸盘的挤压作用与拉伸吸盘之间的配合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形成密封,因此使吸盘的吸附能力较低。在解除吸盘吸附能力的操作方面,现有挂钩吸盘在脱离物体的过程中多是通过人为因素直接将吸盘拉掉或侧向施力的操作方法来解除吸盘的吸附能力,过程较为烦琐。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对挂钩吸盘的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生产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泛、效率较高、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新型挂钩吸盘成为今后吸盘工业发展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挂钩吸盘吸附能力低、操作繁琐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吸附能力强、解除吸附能力方便的旋转螺纹式挂钩吸盘。
本发明包括吸盘、吸盘压盖、弹簧、螺纹旋钮、挂钩和螺纹筒座,其中吸盘的顶部开设有中心通孔,螺纹筒座穿过吸盘的中心通孔,螺纹筒座和吸盘过盈配合连接;吸盘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卡座,弹簧卡座上开设有数个销钉安装孔,弹簧的一端放置在弹簧卡座上,用弹簧固定销钉穿过销钉安装孔将弹簧固定在吸盘上;螺纹旋钮的下部由上而下依次穿套过吸盘压盖和弹簧,螺纹旋钮和吸盘压盖之间设置有压盖垫片,压盖垫片和吸盘压盖的上端面之间滚动设置有滚动珠;螺纹旋钮的下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弹簧上卡槽和弹簧下卡槽,弹簧和吸盘压盖之间设置有弹簧上固定卡片,弹簧上固定卡片安装在弹簧上卡槽内,弹簧下固定片安装在弹簧下卡槽内,弹簧上固定卡片和弹簧下固定片将弹簧固定在螺纹旋钮上;挂钩设置在螺纹旋钮顶端;螺纹旋钮的底端设置为螺纹端,螺纹端的外螺纹与螺纹筒座的内螺纹相应。
所述的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吸盘的弹性系数,以满足在摁压吸盘时,吸盘先发生变形贴附在物体表面的要求;
当吸盘完全被压下贴附在物体表面时,吸盘压盖边缘已完全接触吸盘表面;为了满足在旋转螺纹旋钮时吸盘压盖能更加紧密的压在物体表面的要求,吸盘压盖应选择具有一定弹性刚度的材料。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源于海底章鱼吸盘吸附物体时的运动机理,通过摁压螺纹旋钮挤压吸盘,使吸盘贴附在物体表面,当螺纹旋钮的螺纹端与螺纹筒座上端接触时,旋转螺纹旋钮,使螺纹旋钮的螺纹端旋进螺纹筒座内,螺纹旋钮的螺纹端与螺纹筒座连接并形成密封,完成吸盘的吸附。反向旋转螺纹旋钮,则可以自动解除密封性能,使吸盘自动脱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源于海底章鱼吸盘吸附物体时的运动机理,吸盘在整个密封过程中,保证了吸盘压盖与吸盘的紧密配合,形成了良好的密封效果;采用螺纹旋转的连接方式,使形成密封与解除密封的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使用更加便捷;本发明具有设计制造简单、吸附能力强、操作便捷、价格较低的特点,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螺纹旋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盖垫片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盖垫片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弹簧上(下)固定卡片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盘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弹簧卡座销钉安装孔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盘压盖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螺纹筒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5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