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风险的直升机起降临界决断点试飞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5733.8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于琦;张华;沈雳;赵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B64F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险 直升机 起降 临界 决断 试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直升机试飞技术领域,涉及直升机起降临界决断点的验证试飞方法,该技术 可应用于军、民用直升机起降临界决断点的验证试飞当中。
背景技术
CDP验证试飞是军/民用双发、多发直升机的重要性能边界验证科目,是含驾驶员在环 的机动科目,必须通过真实环境的试飞进行确定或验证。该科目要求通过试飞验证出直升机 在典型机场环境,采用安全的方式/轨迹起飞过程中,出现OEI后,直升机驾驶员可选择继 续起飞或返回机场的临界分割点——CDP的位置,对该位置的描述是使用离地高度hr和对 应速度V两者的组合。其核心是验证直升机在不同的初始能量状态下,发生OEI后重新建 立最低安全飞行所需的能量转换空间——高度损失。
CDP根据起飞或着陆过程可分为TDP和LDP。该科目通常在具体机场环境下,在确定 的起降轨迹中指定的EFP位置,使用关车或将一台发动机置于慢车的方法模拟直升机在起 飞或着陆阶段出现OEI;保持此OEI功率状态,直升机分别完成继续起飞/中断着陆机动, 直至在复飞轨迹当中达到4.5m最小离地安全高度;然后在同样的EFP位置,模拟OEI,完 成中断起飞/继续着陆的验证动作,最终完成对CDP位置的验证。
由于此科目试飞中离地高度低,可用功率有限,飞行员处置的时间和空间小,采用上述 方法进行CDP试飞属于高风险科目,在GJB626A-2006《军用固定翼飞机和旋翼机科研试飞 风险科目》将此科目列为旋翼类飞行器试飞I类风险科目。在试飞验证当中,一旦驾驶员对 当前直升机的能量状态判断失误,或者出现操纵不当,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坠地或撞击后果。
该科目的风险核心是“低高度+功率不足”。
以下是对本发明中出现的缩略语和符号的说明:
◆CDP:起降临界决断点
◆TDP:起飞临界决断点
◆LDP:着陆临界决断点
◆AEO:全发工作状态
◆OEI:单发失效状态
◆EFP:发动机失效点
◆Vtoss:安全起飞速度
◆V:飞行速度
◆hr:离地高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风险的直升机起降临界决断点试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a)在真实起降环境下AEO起降轨迹的确认试飞
在已确定的回避区边界约束下,获得标准的AEO起降轨迹,其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呈 现固定的对应关系。通过不同机场条件下的AEO起降试飞,绘制出起降轨迹中V-hr关系曲 线。
b)在安全高度环境下进行模拟OEI加速特性的试飞
在安全高度上设定虚拟机场高度,重复起降轨迹并绘制出起降轨迹中V-hr关系曲线, 在绘制的V-hr关系曲线上由高到低选择多个EFP位置,模拟OEI并实施“继续起飞”或“中 止着陆”机动试飞,获得直升机消除下降率达到Vtoss过程中的高度损失。
c)V-hr轨迹叠加获得CDP试飞结果
对步骤b)获得的OEI加速过程的高度损失采用成熟的旋翼相似理论和动力相似理论进 行换算,将步骤b)中EFP位置的速度叠加于步骤a)的起降轨迹中,扣除适航标准或验证 要求中的安全间隙4.5m,即可获得CDP位置。
本发明从分割两个风险组合入手,将CDP验证试飞的基本动作分解为上述a)、b)两 个步骤中常规动作内容分别执行,分别获取需用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获得满足需求的 CDP位置验证结果。
将常规CDP试飞验证动作分解为两个试飞动作,分别规避了可用功率不足和由于离地 高度较低改出空间有限这两个主要的风险源。
通过步骤a)中试飞动作,可以获得不同起降环境,包括开阔平坦机场、直升机机场和 平台机场环境下典型起降轨迹的V-hr变化关系曲线;通过步骤b)中试飞动作,获得直升机 在不同爬升、下降速度对应的能量条件下,使用剩余功率重新建立最低安全飞行状态的高度 损失。在上述结果基础上,采用V-hr轨迹叠加的方法对两个试飞动作获得的飞行轨迹进行 数据处理,获取CDP的具体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未经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57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空高马赫数条件下的气动误差确定方法
- 下一篇:网球拍动态测试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