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状结构车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5757.3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4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五瑞;叶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碳帝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02 | 分类号: | B62K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 11375 | 代理人: | 王启莺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状结构 车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状结构车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结构自行车车架的诞生,虽然革命性地改变了并降低了自行车的重量,同时也提升了强度、刚性,但对于精益求精的选手们,刚性/重量比还是无法满足追求者的需求,同时也给了设计者造就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普通的碳纤维车架结构是采用叠层的方式,此结构在重量/刚性上没有优势,也就是刚性/重量比较差,需要提升刚性必需有足够的重量来支持。
曾经有设计者将主要部件做成编织的网状结构,此结构的刚性/重量比是有得到明显的提升,但由于网状的部件有很多空隙,骑行时会使气流无法顺畅的避开,相反还会使气流回旋,从而大大增加了骑行的阻力,这样一来,虽说结构刚性有,重量也较轻,但风阻加大了,所以也是无法改善骑行的速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提升刚性/重量比的同时又可以降低风阻、提升抗扭强度的网状结构车架及其制作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网状结构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本体横截面由内向外依次为碳纤维内辅助层、碳纤维网格加强筋结构、碳纤维外辅助层,所述的碳纤维内辅助层、碳纤维网格加强筋结构和碳纤维外辅助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的碳纤维网格加强筋结构中的加强筋数量为3-9条。
优选的,所述的碳纤维网格加强筋结构中的交叉网状结构的交叉角度优选为30-60度。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网状结构车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制作网格加强筋结构的辅助治具,在辅助治具上缠绕交叉的网状结构,即得网格加强筋结构;
步骤2:在网格加强筋结构外表面上贴上辅助层,然后通过预充气在内表面也贴上辅助层;
步骤3:最后将其组成车架结构,并通过模具型腔在高温高压下成型,即得网状结构车架。
优选的,所述的碳纤维网格加强筋结构中的加强筋数量为3-9条。
优选的,所述的碳纤维网格加强筋结构中的交叉网状结构的交叉角度优选为30-60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网状结构车架,避免了单纯网格状加强筋结构的表面有太多的空隙导致气流回旋,进而加大了风阻;同时也可以加固加强筋的稳定性,从而给骑行者在提升刚性/重量比的同时又可以维持与普通结构设计一样的风阻,另外交叉编织的加强筋结构也可以提升抗扭强度,提升骑行者的操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网状结构车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网状结构车架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普通碳纤维结构车架剖面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普通网格状加强筋结构车架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车架评估方法示意图;
其中:1.车架本体、101.座管、102.上管、103.头管、104.下管、11.碳纤维内辅助层、12.碳纤维网格加强筋结构、13.碳纤维外辅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网状结构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包括座管101、上管102、头管103、下管104等部位,与现有技术中普通碳纤维结构车架(见图3)和普通网格状加强筋结构车架(见图4)相比,本发明的发明点在于车架本体1横截面由内向外依次为碳纤维内辅助层11、碳纤维网格加强筋结构12、碳纤维外辅助层13,所述的碳纤维内辅助层11、碳纤维网格加强筋结构12和碳纤维外辅助层13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所述的碳纤维网格加强筋结构12中的加强筋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定位需求设置,优选为3-9条,且碳纤维网格加强筋结构12中的交叉网状结构的交叉角度交叉的角度可以依部件管形需求做调整,优选为30-60度。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网状结构车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制作网格加强筋结构的辅助治具,在辅助治具上缠绕交叉的网状结构,即得网格加强筋结构;所述的碳纤维网格加强筋结构中的加强筋数量为3-9条;碳纤维网格加强筋结构中的交叉网状结构的交叉角度优选为30-60度;
步骤2:在网格加强筋结构外表面上贴上辅助层,然后通过预充气在内表面也贴上辅助层;
步骤3:最后将其组成车架结构,并通过模具型腔在高温高压下成型,即得网状结构车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碳帝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碳帝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57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鳍角反馈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折叠式自行车导航仪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