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基液晶波长选择开关温度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5910.2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7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尤全;谢德权;刘子晨;孟令恒;杨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B6/35 | 分类号: | G02B6/35;G02B6/293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波长 选择 开关 温度 自适应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硅基液晶波长选择开关温度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波分复用技术的问世和发展给通信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利用波分复用技术把不同的波长复用在一根光纤中传输,大大提升了通信系统的容量。
其中,OXC(Optical Cross Connect,光交叉连接)设备和ROADM(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 and Drop Multiplexer,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作为波分复用网络中的核心光交换设备,能够在任一端口对任意波长进行配置,而这些设备的关键是波长选择开关。
波长选择开关通常分布在光网络的多个不同节点上,需具备在恶劣的条件下稳定工作的能力,硅基液晶波长选择开关中的硅基液晶随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温度变化时,硅基液晶的灰度值会产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使波长选择开关的稳定性随之改变,因此控制温度以维持硅基液晶的光学和动态特性尤其重要。
目前的做法通常是在波长选择开关中加入温控单元,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得硅基液晶附近的温度值,温控单元通过比例、积分、微分三方面的结合调整形成一个模糊控制来解决惯性温度误差问题,进而调整半导体致冷器的功率,将硅基液晶附近的温度稳定在最佳温度,以达到保证波长选择开关工作稳定的目的,但是,这种结构的波长选择开关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集成的部件较多,电路比较复杂;
(2)波长选择开关模块的体积较大;
(3)波长选择开关模块的成本较高。
由此可见,现有的波长选择开关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且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波长选择开关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且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基液晶波长选择开关温度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波长选择开关放入烤箱内,测试不同温度下不同波长的输入光信号切换到不同输出端口时的灰度值,并制作相应的灰度图,存储到存储器中;
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波长选择开关的当前温度,查询所述存储器获得到当前温度对应的灰度图;
将当前温度对应的灰度图下载到波长选择开关中,利用当前温度对应的灰度图进行光信号切换。
在上述方法中,利用线性拟合制作不同波长的输入光信号切换到不同输出端口时的灰度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硅基液晶波长选择开关,包括波长选择开关本体,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波长选择开关本体的外侧面上;
存储器,保存有不同波长的输入光信号切换到不同输出端口时的灰度图;
处理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波长选择开关本体的当前温度,查询所述存储器获得到当前温度对应的灰度图,并将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灰度图下载到波长选择开关中,利用当前温度对应的灰度图进行光信号切换。
在上述硅基液晶波长选择开关中,利用线性拟合制作不同波长的输入光信号切换到不同输出端口时的灰度图,并保存到所述存储器中。
本发明,根据不同温度下不同波长的输入光信号切换到不同输出端口时的灰度值制作相应的灰度图并存储,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波长选择开关的当前温度,获取当前温度对应的灰度图,并根据灰度图进行光信号切换,该波长选择开关体积较小,集成的部件较少,电路简单,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硅基液晶波长选择开关温度自适应调整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硅基液晶波长选择开关的封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0℃时输入光信号切换到输出端口1的灰度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5℃时输入光信号切换到输出端口1的灰度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硅基液晶波长选择开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硅基液晶波长选择开关温度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硅基液晶波长选择开关放入烤箱内进行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未经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5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珍珠负离子夜光面料
- 下一篇: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回转轴承专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