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藻油脂色素脱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6051.9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薛松;孟迎迎;曹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1B3/10 | 分类号: | C11B3/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脂 色素 脱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纯化技术领域,具体说一种微藻油脂色素脱除的 方法。
背景技术
微藻具有种类多、光合作用效率高、生物产量高、生长周期短及 自身油脂含量高等优点,被认为是制备生物柴油最佳的生物质能源原 料之一,因此在微藻培养及生产过程中脂质分析对微藻的调控培养及 代谢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微藻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在营养和医学领域 具有较高的作用,微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从纯种培养到精炼都 需严格消毒,无菌操作,所生产的DHA、EPA纯度高、无污染,不 含鱼腥味,质量远胜鱼油DHA。但微藻中色素含量高,影响油脂色 泽及品质,因此微藻油脂色素的脱除为油脂分离分析及多不饱和脂肪 酸生产工艺中必不可少的步骤。目前针对于油脂的脱色工艺主要采用 物理吸附脱色和漂白剂脱色。吸附剂脱色是利用某些具有较强选择性 吸附作用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吸附色素和其它杂质以进行净化的方 法,相比于漂白剂的脱色,吸附脱色可去除色素及杂质的干扰,从本 质上改变油脂品质与纯度。常用的脱色材料包括活性炭、活性白土、 双氧水,且脱色温度一般在60-150゜C,吸附时间15-40min,搅拌下 对色素进行吸附,然后经过过滤、离心等操作进行样品与吸附剂的分 离,此过程较繁琐、耗能、费时,且色素脱除率较低,在50-80%。
石墨化碳是由特种碳黑材料经独特的表面活化工艺制备而得,其 表面的正六元环结构,使其对平面分子有极强的亲和力,具有高净化 效果,高回收率和高重现性的优良特性,已应用于农残分析中,特别 是蔬菜水果等色素较高的样品的前处理中。本发明以石墨化碳固相萃 取柱为材料,对微藻油脂中色素进行吸附脱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微藻油脂色素脱除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为:
(1)色素脱除
首先将石墨化碳固相萃取柱(200mg-1000mg)用1-5mL样品溶 剂活化,溶剂自然流出。
上样油脂质量为石墨化碳填料的2%-10%,可多次上样,上样量 或上样次数以吸附后所要求的色素脱除率为标准。洗脱液为油脂溶 剂,负压抽真空保证洗脱液液约10-20滴/min流出,洗脱体积为柱体 积的10-15倍。
(2)色素脱除率计算
因为微藻中同时存在叶绿素类和类胡萝卜素类两大类色素,且不 同的微藻两类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存在差异,所以根据微藻的种类全 扫描确定两类色素的两个最大吸收波长,并计算色素脱除率。
式中A0为脱色前油脂的吸光值;A1为脱色后油脂的吸光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方法简单:只需固相萃取装置一套,与现有色素脱除工艺相比 无需进行加热,搅拌等操作,无需吸附反应釜和过滤,无色素吸附时 间。
2.色素脱除率高:色素脱除率高达92%以上,高于双氧水、活性 炭和活性白土的色素脱除率。
3.避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本方法可采用常温或低温操作, 避免了加热或使用氧化性脱色剂引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附图说明
图1石墨化碳固相萃取对湛江等鞭金藻色素脱除
油脂上样量对脱色率的影响(a)和脱色前后油脂的对比(b)1: 脱色前;2:脱色后
图2石墨化碳固相萃取对微拟球藻色素脱除
油脂上样量对脱色率的影响(a)和脱色前后油脂的对比(b)1: 脱色前;2:脱色后
图3石墨化碳固相萃取对角毛藻色素脱除
油脂上样量对脱色率的影响(a)和脱色前后油脂的对比(b)1: 脱色前;2:脱色后。
图4石墨化碳固相萃取对螺旋藻色素脱除
油脂上样量对脱色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和结果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所用微藻为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zhangjiangensis),色素脱 除步骤如下
(1)微藻油脂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6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汽车玻璃水
- 下一篇: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水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