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靶向递送化疗药物纳米体系制备方法及其增强抗肿瘤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6230.2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5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张歌;张莉;孙赟;蒋成;陈迪;赵梦鑫;柯长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31/513;A61K9/50;A61K47/32;A61K47/4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靶向 递送 化疗 药物 纳米 体系 制备 方法 及其 增强 肿瘤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靶向递送化疗药物纳米体 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增强抗肿瘤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常规的抗癌治疗着意于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不可避免地杀死人体正常 细胞和破坏免疫系统,从而引发严重的系统毒性。药物的给药方式对药效 的发挥起很大的作用,很多药物有一个最适宜的浓度范围,即在这个范围 可以产生理想的药效,高于或低于此浓度则影响药效的发挥,甚至产生毒 副作用。同时,一些重大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这产生了综合运 用多种方案来将药物靶向运输到疾病组织的需求。于是,一些控制药物代 谢动力学、非特异性毒理学、免疫学、生物识别、药物效能等方面的新想 法应运而生,这些新的方案,就是我们常说的的药物运输系统。
纳米药物运输系统将纳米技术与现代药剂学结合,具有的药物缓控、 控释性和靶向性等特点可以大幅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降低用药量、 减少毒副作用,已成为国际肿瘤药物研制中的热点和前沿。特定位点靶向 性的药物输运对调节有效药物剂量和治疗疾病是很重要的,而靶向性药物 运输系统具有细胞特异性,可以有效地将载有药物的运输系统运送到靶细 胞,通过细胞内吞进入细胞内,有效的杀灭病变细胞,而不伤及其他正常 细胞,因此能大幅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率、降低药物服用量和对其他器官 的毒性。在众多的靶向纳米载体中,应用最多的是主动靶向性纳米载体, 主动靶向性纳米载体是指以抗体、配体或磁性为导向的纳米载体,由于其 对靶器官或靶细胞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因此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5-氟尿嘧啶是化疗常用抗癌药物之一,它进入细胞后,经过代谢作用, 转变成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从而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进而抑制DNA 的合成,最终杀死细胞。5-氟尿嘧啶抗瘤谱广,适用于乳腺癌、胃癌、肝 癌等,但体内代谢快,有效期短,与其它化疗药物一样,患者直接应用5- 氟尿嘧啶时,副作用较大。由于肿瘤细胞活性增强,周围组织局部温度高 于正常组织温度,脉管系统宽渗漏范围等特点。但5-氟尿嘧啶化疗时毒副 反应强,病患的化疗反应很痛苦,如何做到5-氟尿嘧啶到达肿瘤部位后能 够更快地释放药物,并促使肿瘤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内吞,从而降低5-氟 尿嘧啶的毒副作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带有正电的PEI与 温度敏感的PNIPAM形成纳米凝胶载体,通过PEI的正电荷和化疗药物5-Fu 的负电荷相互作用,将5-Fu包裹进凝胶载体内,避免了游离药物在体内对 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另外,肿瘤部位较高的温度和载体表面抗体主动靶 向能够显著增强肿瘤细胞对载药纳米凝胶的内吞,纳米载体进入肿瘤组织 和细胞后,肿瘤组织独特的微环境作用下可以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有效快 速的释放,从而有效的杀死肿瘤细胞。
EGFR广泛分布于哺乳类动物的细胞膜上,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P12-14 区域,其家族包括EGFR(ErB1/HER1)、ErbB2(HER2/neu)、ErbB3(HER3)、 ErbB4(HER4)等4个成员。随着人类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靶向治疗已 经成为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近几年许多分子靶向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EGFR)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以ABX-EGF、IMC-C225(西妥昔 单抗cetuximab)、MAB528、MAB225为代表的单抗类药物已经应用于临 床肿瘤治疗,在治疗中也取得良好疗效。这些抗Her-1单抗隆抗体包括对 胃癌(SGC7901)、人肺癌(H125)、人直肠(DiFi)、表皮细胞癌(A431) 以及食管鳞癌的治疗等。
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048338.5,发明名称为“一种纳米复合温敏凝 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公布号为CN102525882A,其实施例1 公开了一种包载5-氟尿嘧啶(5-Fu)的PLGA-PLL-cRGD温敏复合凝胶 剂的制备和应用,是采用复乳法制备:取8mgPLGA-PLL-cRGD溶于400 μL二氯甲烷,加入40μL浓度为20mg/mL的5-氟尿嘧啶(5-Fu)溶液,超声 乳化后,再加入4.4mL2wt%的泊洛沙姆F68水溶液中,再次超声。然后 室温下搅拌3h除去有机相,即得纳米粒混悬液。上述制得的纳米粒粒径控 制在10-1000nm,在以上纳米粒水分散体中加入F-127使浓度为15%,即 得复合凝胶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6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