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拔牙手术的中药麻醉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6458.1 | 申请日: | 2014-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7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颜政;王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政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P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拔牙 手术 中药 麻醉剂 制备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拔牙手术的中药麻醉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手术中,麻醉是施行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方法。病人在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会感到疼痛,需要用麻醉药或其他方式使之暂时失去知觉。手术或检查操作还可引起精神紧张和反射性不良反应,如胃肠道手术可引起恶心、呕吐、长时间的不舒适的体位,可增加病人的不适和痛苦。
目前,普遍采用注射普鲁卡因或传导阻断的方法进行麻醉或者通过贴膜进行表面麻醉。现有的麻醉方式操作比较繁琐,同时还具有麻醉风险,如面色苍白、心慌、胸闷、恶心等,严重的还可以出现休克,而且有的术后出血不止,感染等情况发生,另外还有过敏反应等。这些惧怕心理和反应时有发生,给牙科医生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使牙病患者深感痛苦。因此,我市急需一种新的中药麻醉剂以更好的实施患者麻醉。使病人在舒适、安静的情况下接受手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拔牙手术的中药麻醉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麻醉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消炎镇痛、去火解毒、止痛止血之功效,能够有效控制拔牙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疼痛等症状,摆脱手术痛苦,安全无毒副作用,用药后无后遗症出现,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是一种理想的中药麻醉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用于拔牙手术的中药麻醉剂,制成所述中药麻醉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麻醉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麻醉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麻醉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用于拔牙手术的中药麻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百两金、杯苋、草血竭、荜茇、椿根皮、菖蒲、定心散、胆木、独行千里和牡荆叶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独椒和地核桃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3)将薄荷、单条草、地柏叶和丁香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将上述步骤(1)~(3)所制得的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药水,即得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拔牙手术的中药麻醉剂。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百两金:味辛、微甘,性凉。清热,祛痰,利湿。主治咽喉肿痛,肺病咳嗽,咯痰不畅,湿热黄疸,肾炎水肿,痢疾,白浊,风湿骨痛,牙痛,睾丸肿痛。
独椒:味辛,性温,无毒;归胃、肾经。祛风,散寒,除湿。主治牙龈肿痛,肾虚阴缩。
地核桃:味苦、辛,性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治痈疽疮毒,肺痈,跌打损伤,刀伤出血。《泉州本草》载:“清热解毒,退癀止痛。治痈疽肿毒,瘰疬恶疮,以及各种化脓性疮疡。”
薄荷:味辛,性凉;入肺经、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千金·食治》载:“动消渴病。”现代医学证实,薄荷可以可平缓紧张愤怒的情绪,能提振精神、使身心欢愉、帮助入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杯苋: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痈疮肿毒,毒蛇咬伤,跌打瘀肿。《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消肿,止痛,拔弹,除诸毒。治各种蛇咬伤,肝脾肿大,子弹入肉。”
草血竭:味甘、咸,性平,有小毒;入心、肝、脾经。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
荜茇:味辛,性热;归胃、大肠经。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纲目》载:“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
单条草:味苦,性凉;归脾、肾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温消肿。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疮毒,乳痈,毒蛇咬伤,跌打骨折,风湿痹痛,脚气水。《贵州植药调查》载:“解表,清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政,未经颜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6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含有地锦草的用于治疗腹泻的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