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屏幕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6602.1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0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澄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澄熙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屏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设有双重屏幕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屏幕大尺寸化是目前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的发展趋势,其能提 供使用者较大的观看画面及较具弹性的操作方式,因而被各家厂商所采用。然 而,大尺寸屏幕虽然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但也会相对地增加电子装置的重量 与面积,而导致使用者携带、收容上的不便。而且,目前一般电子装置的显示 屏幕都是采用平面屏幕,较缺乏应用上的变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双屏幕电子装置。
本发明的双屏幕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机壳、一第二机壳及一连结机构。 第一机壳包括一第一屏幕,该第一屏幕具有至少一个延伸至该第一机壳的侧边 的侧显示面。第二机壳包括一第二屏幕,该第二屏幕具有至少一个延伸至该第 二机壳的侧边的侧显示面。连结机构连结于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能供第一机 壳于一遮蔽该第二机壳的第一位置以及一显露该第二机壳的第二位置之间移 动。
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双屏幕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屏幕;及一第二屏幕,耦 接于该第一屏幕,该第二屏幕能于一保护该第一屏幕的第一位置及一邻近该第 一屏幕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该第一屏幕的一第一侧显示面的形状互补 于该第二屏幕的一第二侧显示面的形状,当该第二屏幕受控移动至邻近该第一 屏幕的位置,该第一屏幕与该第二屏幕的影像区域之间的间隙小于3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双屏幕电子装置透过具有侧显示面的弯折式第一 屏幕、第二屏幕的设置,能提供用户具弹性的操作方式。而且,通过连结机构 的设置,第一屏幕、第二屏幕能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两位置之间的状态 下进行操作,而提供使用者多变化的使用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发明双屏幕电子装置的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处于 一第一位置的实施方式,于该第一位置时,第一屏幕、第二屏幕相互叠合;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处于一第二位置的实施方式, 于该第一位置,第一屏幕、第二屏幕相互紧邻并位于同一平面上;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4的VI-VI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及
图7是一立体图,说明第一屏幕、第二屏幕介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 的切换使用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2及图3,为本发明双屏幕电子装置1的具体实施例。本实 施例中,双屏幕电子装置1是以智能手机的应用方式为例进行说明,但在不同 的实施方式中,双屏幕电子装置1还能应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电 子装置,或者在调整尺寸并加上表带后应用于智能手表等相关应用,而不以此 处揭露的内容为限。
具体来说,双屏幕电子装置1包含一第一机壳2、一第二机壳3、一连结 机构4及一控制电路5。
第一机壳2为双屏幕电子装置1的主体之一,其包括一第一屏幕21。第 一屏幕21具体而言为液晶屏幕(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幕(OLED display)或电子纸(electronicpaper)等显示屏幕,且不以这些类型的显示屏幕为 限,其能搭载触控功能,并主要设置于第一机壳2的顶面,而且具有一延伸至 第一机壳2的第一侧边23的第一侧显示面22,因而形成曲面式的显示面 (curveddisplay)。据此,第一屏幕21的第一侧显示面22能额外提供用户不同 角度的显示画面,并能根据其本身的触控功能,提供类似一般电子装置侧边的 实体按键的功能。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屏幕21虽然仅以单一个第 一侧显示面22为例进行说明,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屏幕21也能在第 一机壳2的其他侧边设置多个不同的侧显示面,而不以此处揭露的内容为限。
第二机壳3为双屏幕电子装置1的另一主体,其包括一第二屏幕31。类 似于前述的第一屏幕21,第二屏幕31也能透过液晶屏幕、有机发光二极管 显示屏幕或电子纸等显示屏幕实现,其能搭载触控功能,且主要设置于第二机 壳3的顶面,并且具有一延伸至第二机壳3的第二侧边33的第二侧显示面32, 因而同样形成弯折式的显示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澄熙,未经王澄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66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内存条护套
- 下一篇:一种可实现电流-电压转换及放大、滤波功能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