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9210.0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3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蝶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蝶儿 |
主分类号: | H01T13/00 | 分类号: | H01T13/00;H01T13/04;H01T1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529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花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点火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火花塞。
背景技术
内燃机是将液体或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汽缸内部的高压燃烧室燃烧爆发产生动力。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热机。火花塞是安装到内燃机上,用于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的打火。
请参阅图1,其是现有技术中火花塞10的结构示意图。该火花塞10包括一中心电极11、绝缘体12、壳体13和接地电极14。该绝缘体12为陶瓷绝缘体,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该中心电极11插入贯穿该绝缘体12的轴孔。该壳体13设置在该绝缘体12的外周。该接地电极14与该壳体13的端部连接,并弯曲延伸与中心电极11相对,与中心电极11之间形成火花放电的间隙。该中心电极11与接地电极14之间通过脉冲电力的作用产生电弧,进而产生电火花点燃电极周围的混合气体,达到自动点火的目的。
由于火花塞的工作环境极端恶劣,该中心电极11和接地电极14在燃烧室内高温高压条件下需要点火无数次,而该电极上会出现沉积物并导致其腐蚀,导致火花塞的情况恶化。为了减缓火花塞的恶化速度,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点火效率高且抗腐蚀火花塞。
请参阅图2,其是现有技术火花塞20的结构示意图。该火花塞20包括绝缘体21、中心电极22、壳体23和接地电极24。该绝缘体21其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该中心电极22插入贯穿该绝缘体21的轴孔并露出端部。该壳体23依序包括贯穿其上下端的点火腔231、加速通道232和进气腔233,该加速通道232的孔径小于该点火腔231和进气腔233的孔径,该壳体23套设在该绝缘体21表面并使中心电极22的端部位于该点火腔231内。该接地电极24设置在该壳体23的点火腔231内壁上。
然而,该火花塞20的每个腔体之间是串联联通的,而且每个空间之间都是单一联通的,面向缸内的喷口也是与火花塞壳体内的腔体单一联通,即壳体内连通于外部的燃烧室只有单一进气或出气口。
而由于火花塞的点火的燃料不是设在火花塞里面,而是来源于火花塞外面的缸体里的燃料。缸体里的燃料靠活塞压缩的,将燃料推进火花塞中心电极22的点火位置。中心电极22点火后,燃料通过膨胀,从点火腔231内推向进气腔233,然后喷向燃烧室中。在同一半封闭的管道内,喷射出去的燃烧气体后,这个管道内的压力会瞬间减少,当这种压力减少到少于缸内压力时,气流就会导进火花塞的腔体内,燃烧的气体和没有燃烧的气体继续燃烧,在火花塞腔体内又再次膨胀,再次向缸内喷射。这种情况会一直重复发生,就会形成喘振现象,管道空间容量越大,产生的喘振就会越强,如果这种喘振和发动机的震动形成共振时,就会对发动机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热值可以根据要求调整、燃烧效率高的火花塞。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火花塞,包括
——绝缘体,其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
——中心电极,其插入贯穿该绝缘体的轴孔并露出端部;
——壳体,其为中空柱状,该壳体套设在该绝缘体表面;
——导流插件,其内部具有一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前端正对中心电极端部,后端位于壳体的开口端;所述导流通道内部设有一窄喉,所述窄喉的面积小于导流通道两端开口的面积;其中,
所述导流插件的外壁与壳体内壁分隔,形成一环形空间;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环形空间连通;或者,
所述导流插件的外壁设置有连贯前后两端的多条的凹槽,所述每条凹槽分别并与壳体内壁正对相结合形成多条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面向中心电极,另一端朝向壳体的开口端;或者,
所述壳体内壁开口端至中心电极方向延伸设有多条凹槽,所述每条凹槽分别与导流插件外壁正对相结合形成多条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面向中心电极,另一端面向壳体的开口端;
——接地电极,其设置在壳体内壁上或设置在导流插件上,并与中心电极的端部之间形成具有火花放电间隙的点火端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火花塞能有效避免增压喷射型这一类设计的火花塞出现的喘振现象,提高了增压喷射型火花塞气流点火的稳定性,增强和加快了火花气流进入缸体的时间,让汽车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稳定,扭力增加。通过循环的气流点火,喷管利用对气流的加速在内壁的通孔形成压力差,将壁外的储气空间的燃料补充到喷管内,增加了喷射的流量,形成一个持续高效的对缸内燃料点火效果,让缸体内的燃料燃烧更充分,从而提高了内燃机的燃烧效率,汽车尾气的排放更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蝶儿,未经张蝶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9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瓦
- 下一篇:具防拆及防松功能的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