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知网节的学术知识获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0044.6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1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刘畅;薛利超;张灼;彭桂斌;冯自强;张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刘黎明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知网 学术 知识 获取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学术知识获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知网节的可遍历的学术知识获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学术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认识研究的深入程度,即揭示其所反映的客观规律性。学术知识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目前,我国学术知识的获取方法主要是通过检索来获得,并以文献为主要的知识载体。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取目标明确文献,但对于检索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会产生信息孤岛,而且信息载体形式单一,忽略了学术中的客观对象如作者、关键词、机构、期刊、基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术知识网络,给读者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信息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知网节的可遍历的学术知识获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和方法通过知网节的互联互通,形成可遍历的学术知识网络,弥补检索系统产生信息孤岛的不足,并提供多种形式的知网节作为知识载体,丰富了学术知识获取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知网节的学术知识获取方法,包括:
采集学术知识载体并进行标引,提取学术知识中的知识对象数据;
存储知识对象数据,并对知识对象数据进行索引;
根据索引后的知识对象数据类型建立知网节关系模型;及
根据物理存储中的数据,建立知识网络节点;
将关联性的知网节节点进行连接。
一种基于知网节的学术知识获取系统,包括:
采集器、标引装置、数据存储和索引装置及连接建立模块;所述
采集器,用于采集学术知识的载体;
标引装置,用于将采集到的学术知识载体进行标引,并提取学术知识中的知识对象;
数据存储和索引装置,将采集标引后的知识对象数据进行物理存储并索引;
及
根据存储中的数据,建立知识网络节点;
连接建立模块,将关联性的知识网络节点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提供一种互联互通的学术知识网络,通过各个知网节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遍历整个学术知识,解决了检索系统产生信息孤岛的问题;提供了多种知识载体,每种知网节都是一类学术知识载体,解决以往只有文献作为知识载体的问题,整个基于知网节的可遍历的学术网络系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知识全面、载体丰富、可遍历的新的知识获取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知网节的学术知识获取方法流程图;
图2是基于知网节的学术知识获取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基于知网节的学术知识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0采集学术知识载体并进行标引,提取学术知识中的知识对象数据;
学术知识的载体包括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统计数据、专利、标准、法律、图书、词典、百科知识及网络上对学术研究有价值的信息。
上述学术知识载体的采集方式包括:与专业出版机构合作获得、互联网采集获得及通过已有的信息统计分析获得。
标引学术知识对象为客观的知识对象,是指对学术研究有价值的信息,如文献题名、关键词、作者信息、机构信息、期刊信息、基金信息等。
步骤20存储知识对象数据,并对知识对象数据进行索引;
对知识数据存储主要采用物理存储,由于是海量数据,可采用支持海量数据存储、标引,支持分布式部署,以及快速检索的专业数据库。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更新机制、安全机制、保证数据的即时更新以及恢复。
步骤30根据索引后的知识对象数据类型建立知网节关系模型;
知网节类型包括文献知网节、关键词知网节、作者知网节、机构知网节、期刊知网节和基金知网节。根据每种类型知网节之间的客观规律,建立知网节关系模型。如文献都有作者、关键词,则文献知网节与作者知网节、关键词知网节存在着关联关系;再如,文献有参考文献,则文献知网节与文献知网节本身也存在着关联关系。
知网节关系模型用二维矩阵表示如下(1代表有关系,0代表无关系):
表1
步骤40根据物理存储中的数据,建立知识网络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0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