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酶I纳米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0206.6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9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林;陈军;马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平光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1/707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11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酶 纳米 散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肠胃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酶I纳米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辅酶I(NAD)全名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也称为二磷酸吡啶核苷酸(DPN)或辅脱氢酶(codehydrogenase)I,是一种转递质子的辅酶,它出现在细胞很多代谢反应中。NADH(或NADH+H+)是其还原形式。其分子式为C21H27N7O14P2,分子量为663.425,比旋光度:(1%,水)。
NAD极易吸湿,储存温度为-20℃,其固体在干燥器内0℃或室温时稳定;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pH3-7)中,0℃时可稳定2周以上;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变质;但加热易分解。NAD溶于水(50mg/mL),不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pH为7.5时最大吸收波长259nm(ε17800),最小吸收波长230nm(ε8000)。
NAD+是脱氢酶的辅酶,如乙醇脱氢酶(ADH),在糖酵解、糖异生、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间产物会将脱下的氢递给NAD,使之成为NADH+H+。而NADH+H+则会作为氢的载体,在呼吸链中通过化学渗透偶联的方式,合成ATP。
现有技术中辅酶I的口服制剂往往难以到达可进行吸收的肠道里,先需要制备一种在胃内不溶解但进入肠道后分解释放的制剂,并且要进一步提高制剂中辅酶I的含量。
发明内容
基本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辅酶I纳米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载体含量低,尤其是肠载体的含量低,相应的辅酶I含量增多,并且其辅酶I可以在胃内不释放而进入肠内释放。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辅酶I纳米分散体,包括辅酶I和包覆在辅酶I外侧的载体,载体包括在肠pH下可溶但在胃pH下不溶的肠载体,肠载体占辅酶I纳米分散体的30-48wt%。
本发明可以含有30-70wt%的辅酶I和30-70wt%的载体,载体包括肠载体(即在肠pH下可溶,但是在胃pH下不溶),其中肠载体在本发明中的含量为30-48wt%。
优选地,本发明可以含有40-70wt%的辅酶I和30-60wt%的载体,载体包括肠载体(即在肠pH下可溶,但是在胃pH下不溶),其中肠载体在本发明中的含量为30-48wt%。
优选地,本发明可以含有50-70wt%的辅酶I和30-50wt%的载体,载体包括肠载体(即在肠pH下可溶,但是在胃pH下不溶),其中肠载体在本发明中的含量为30-48wt%。
肠载体占本发明的(以及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形成的辅酶I纳米分散体)的30-48wt%,可以为31wt%、33wt%、35wt%、38wt%、40wt%、42wt%、44wt%、45wt%、47wt%、48wt%。这种试剂直接掺入到分散体中作为肠载体或结构化试剂,使得辅酶I传递到肠中而不是传递到胃中。
“肠载体”是指沿着消化道能影响肠pH溶解的载体或结构化试剂。任何在肠pH下可溶但是在胃pH下不溶的肠载体均可用于本发明。
优选地,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辅酶I纳米分散体中,所述辅酶I纳米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20-200nm。
测定本发明的分散产物的颗粒尺寸的优选的方法使用动态光散射仪器(Nano-S,由Malvern Instruments UK制造)。具体地讲,Malvern Instruments Nano-S使用红色(633nm)4mW氦-氖激光器来照射装有材料的悬浮液的标准光学品质UV比色杯。在本申请中引用的颗粒尺寸为由使用标准方法的仪器所得到的“Z-平均”直径。固体产物的颗粒尺寸为由固体在水中的溶液所得到的颗粒尺寸的测定以及颗粒尺寸的测定所推断出的颗粒尺寸。
在最终的辅酶I纳米分散体中降低颗粒尺寸显著有利于改进辅酶I材料的可用性,而当寻求改进的生物利用度时,或者在需要避免材料局部高浓度的类似的应用中尤为有利。此外,具有小颗粒尺寸的辅酶I纳米分散体比具有较大颗粒尺寸的辅酶I纳米分散体更稳定。
优选地,肠载体为乙酸邻苯二甲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苯三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羧甲基乙基纤维素、聚醋酸乙烯邻苯二甲酸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平光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平光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0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