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反射光纤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2215.9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6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如;王晓亮;彭保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72 | 代理人: | 王佳健 |
地址: | 321019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反射 光纤 制作方法 | ||
1.一种分布式反射光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一段普通单模光纤置入两个绕光纤装置;普通单模光纤的一部分通过两个光纤定位装置定位在光纤移动平台上方;光纤移动平台通过控制两个绕光纤装置实现光纤移动平台上方的普通单模光纤的移动或者静止;
步骤(2)开启;开启激光器,调节光学聚焦装置,使得激光器输出的光聚焦在光纤移动平台上方的普通单模光纤的纤芯上;调节激光器输出功率为W,通过光纤移动平台控制两个绕光纤装置运动,使得光纤移动平台上方的普通单模光纤静止时间T后再向一个方向移动距离△L,并以此重复性运动,直到整段普通单模光纤加工完毕;
普通单模光纤的有效折射率为n,当激光器输出的光聚焦普通单模光纤某处的纤芯经过时间T后,该处对应的有效折射率变为n+△n(W,T),其变化量△n(W,T)是激光器输出功率W和时间T的函数;在光纤中传输的光经历有效折射率从n到n+△n(W,T)的变化界面,根据菲涅尔反射理论可以计算获得该界面的反射率为
α=[△n(W,T)/2n+△n(W,T)]2≈[△n(W,T)/2n]2 (1)
对于总长度为L的普通单模光纤经过周期为△L加工之后,获得累计的总反射率为
β=αL/△L=[△n(W,T)/2n]2L/△L (2)
因此,根据公式(1)和(2),普通单模光纤经过上述步骤的加工后,将获得沿着光传输方向上的折射率变化界面实现的光纤分布式反射,即形成分布式反射光纤,其反射率可以通过激光输出功率和静止聚焦加工时间来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22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