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汽轮机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3037.1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3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国;王辉;孙大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1/00 | 分类号: | C10M161/00;C10M167/00;C10N30/06;C10N30/10;C10N30/12;C10N4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祁建国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润滑油 添加剂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汽轮机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其组分和按质量百分比的含量为:抗氧剂10‑40%,金属钝化剂1‑5%,防锈剂2‑6%,分散剂1‑5%,破乳剂0.5‑5%,抗泡剂0.5‑5%,稀释剂余量,其中抗氧剂采用胺类抗氧剂与含磷‑咪唑抗氧剂(DOPO‑DBI)的复配混合物,两者之间的重量比1:0.2-3。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胺类抗氧剂与含磷‑咪唑抗氧剂复配,终止链自由基反应,表现出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通过严格筛选金属钝化剂、防锈剂、分散剂、破乳剂、消泡剂和稀释剂,各种添加剂展现出良好的配伍性及协同效果,性能优良,满足燃汽轮机润滑油的使用要求,同时该组合物稳定好,便于运输,使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和润滑油添加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汽轮机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燃汽轮机是一种先进而复杂的成套动力机械装备,为保证燃汽轮机及其驱动的设备提供良好的润滑,除了有设计完善的润滑油系统外,必须选择匹配的润滑油。目前就世界范围而言,燃汽轮机发电已是电力结构中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新增容发电容量中更占主要成分,SIEMENS、GE和三菱重工都制定了自己的燃汽轮机油规格,对燃汽轮机的性能侧重略有不同。要求燃汽轮机润滑油具备如下特点:
①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对于燃汽轮机润滑油,氧化安定性为最主要的性能需求。燃汽轮机工作时,局部过热点的温度可达150-250℃,润滑油受到强烈的热氧化作用,常用的抗氧化剂已不适宜,如二叔丁基对甲酚等挥发型抗氧化剂。而胺类抗氧剂在高温抗氧化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其应用也越来越多。
②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性。燃汽轮机为保证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常温下燃汽轮机启动时确保各轴承的静压润滑和液压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润滑油的黏度指数应在100以上。
③良好的抗乳化性。对于燃汽轮机,这不是十分强调的该性能指标,因为在燃汽轮机中,润滑油被水(或蒸汽)污染的可能性不大。
④良好的防锈防腐性。防锈剂能保护金属免于受到环境介质中水、氧、酸性物质等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腐蚀和锈蚀,并且能防止燃汽轮机内金属机件生锈,延迟或限制生锈时间,减轻生锈程度。
⑤良好的抗泡性和空气释放性。由于大多数燃汽轮机的轴承均使用密封空气,回油中必然会混进空气。这些进入油层中的空气,必须要在油回到油箱后的短暂停留时间内从油层中释放掉。在选择润滑油时,其空气释放值应不大于油在油箱内循环一次的时间。其实空气释放发生在油层之内,泡沫则产生于油的表面之上。
由于早期燃汽轮机工况相对缓和,其润滑油几乎与蒸汽轮机的润滑油相同。随着科技的发展,普通的蒸汽轮机润滑油难以满足燃汽轮机对高温抗氧化性能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汽轮机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优秀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防锈、破乳化、空气分离和抗泡等性能。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汽轮机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其中组合物的组分和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抗氧剂10-40%,金属钝化剂1-5%,防锈剂2-6%,分散剂1-5%,破乳剂0.5-5%,抗泡剂0.5-5%,稀释剂余量;所述抗氧剂采用胺类抗氧剂与含磷-咪唑抗氧剂(DOPO-DBI)的复配混合物,两者之间的重量比1:0.2-3。
本发明所述的燃气轮机润滑油添加剂组合物,其中所述胺类抗氧剂优选选自由二辛基二苯胺、丁基辛基二苯胺、苯乙烯化二苯胺、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N’,N-双(1,4-二甲基戊基)-对苯二胺、二壬基二苯胺、辛基-苯乙烯基二苯胺、苯基-α-萘胺、N-苯基-N’-异丙基对苯二胺、壬基-乙基二苯胺或α-甲基苯乙烯基二苯胺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3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热装置
- 下一篇:采暖散热器散热调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