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氮共掺杂磷酸铋-氧化镍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3402.9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7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奇;刘辉;何选盟;朱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186 | 分类号: | B01J27/186;B01J27/24;C02F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磷酸 氧化 复合 光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环保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氮共掺杂磷酸铋-氧化镍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还涉及该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高量子效率、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的高活性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已成为材料学、化学、能源和环境科学领域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课题。光催化材料研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是提高光催化剂的活性与拓展光催化剂的吸收波长,因而所有的新型光催化体系的设计思路,均是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的,从这一目的出发,目前多数的新型光催化体系主要集中在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基于此的硫、氮取代化合物。涉及磷酸盐光催化材料的报道很少,而磷酸盐有许多利于催化活性的特性,如磷酸盐结构稳定性好,在光催化反应体系中相对于金属氧化物其氧空位缺陷形成能较高,这就导致磷酸盐晶体中氧空位缺陷很少,即复合中心数量少,使电子与空穴容易分离,有利于形成光催化反应的进行。同时,绝大多数光催化材料都会发生空穴腐蚀(ZnO、CdS和MoS2)和电子腐蚀(GaP、Cu2O和GaN),而磷酸根离子是高价态很难被化学还原,不易被光腐蚀,如果磷酸盐中的金属离子同样稳定,这种光催化剂在光照下便几乎不发生光腐蚀。而且,磷酸盐拥有较大的负电荷,会产生很大的诱导效应,因而有利于光生电子的传输。此外,磷酸盐表面与水有强的相互作用,根据热力学原理,表面磷酸根在与水分子作用时,会与水中的质子产生强烈的作用,进而有利于水分子的解离产生羟基。
磷酸铋作为一种结构稳定的磷酸盐半导体材料,在光学、烷烃的选择性催化氧化、氨的催化氧化等领域有着诸多的应用。近两年,涉及磷酸铋光催化剂的研究已有报道,如何提高磷酸铋光生电子的分离效率,进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对磷酸铋光催化材料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氟、氮共掺杂磷酸铋-氧化镍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氟、氮共掺杂磷酸铋-氧化镍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氟、氮共掺杂磷酸铋-氧化镍复合光催化剂,由氟、氮共掺杂磷酸铋和氧化镍组成,其中氟、氮共掺杂磷酸铋和氧化镍的摩尔比为1:0.2~1。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氟、氮共掺杂磷酸铋中铋离子、氟离子和氮离子的摩尔比为1:0.5~1:0.5~1,其中氟离子和氮离子的摩尔比为1:1。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氟、氮共掺杂磷酸铋-氧化镍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五水硝酸铋溶解于质量浓度为65%的硝酸溶液中,得到溶液A;将磷酸盐溶于水中,得到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将氟化铵加入溶液C,得到溶液D;将溶液D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50~250℃微波水热处理1~3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得到氟、氮共掺杂磷酸铋粉体;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氟、氮共掺杂磷酸铋粉体分散于浓度为0.01~0.1mol/L的镍盐溶液中,得到悬浮液E;将浓度为0.1~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悬浮液E,得到溶液F;将溶液F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利用微波加热至120~200℃微波水热处理1~3h,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离心分离,去离子水洗涤3次,于80℃干燥12h后,置于马弗炉中于300~500℃煅烧1~3h,得到氟、氮共掺杂磷酸铋/氧化镍复合光催化剂。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五水硝酸铋和硝酸的质量比为1:5~10;磷酸盐和水的质量比为1:5~10;溶液C中铋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1:1;铋离子和氟化铵的摩尔比为1:0.5~1。
步骤1中磷酸盐是磷酸钠、磷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钾、磷酸氢钾或磷酸二氢钾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步骤2中铋原子和镍原子的摩尔比为1:0.2~1;镍原子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2。
步骤2中镍盐为六水硝酸镍、六水二氯化镍、硫酸镍或有机镍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3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氢脱硫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氟化镁基催化剂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