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炭混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3925.3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0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希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秦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1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混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性炭混合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在处理印染废水时,由于其内部携带有大量的有机物高分子,处理 困哪,预处理时难以将颜色出去,所以后期工序需要使用活性炭对其进行吸附,具体方 式有两种,一种是将活性炭直接倒入污水中,然后充分混合,等到吸附平衡时,再将活 性炭过滤出去,还有一种是将活性炭作为滤饼,将污水通过其过滤。在第一中方法中, 由于处理量大不易将活性炭均匀的混合在污水中,造成吸附的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的活性炭混合方法,尤其适合将活性 炭均匀的混合进入污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活性炭混合方法,包括混流管、支管、法兰、封盖、螺栓、螺母、进料槽、进料螺 杆、储料槽和电机;
所述混流管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混流管内部相同,所述混流管 的底部开口,所述支管开口处设置有所述法兰,所述法兰上设置有所述封盖,所述封盖 通过所述螺栓、螺母与所述法兰固定连接;
在垂直于所述混流管的平面上,所述支管的一侧上设置有所述进料槽,所述进料槽 与所述支管内部相同,所述进料槽的顶端设置有所述储料槽,所述储料槽内壁上,在远 离所述混流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进料螺杆转动连接,所述进料 螺杆设置在所述进料槽内部。
进一步,所述储料槽的底部垂直位置高于所述混流管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进料螺杆上端伸出所述储料槽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法兰与所述封盖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垫。
进一步,所述密封垫材质为氯丁橡胶。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污水在进入混流管的过程中就可以与活性炭充分混合,特别是进料流量特别大时, 在混流管内部产生湍流,带动支管内部的活性炭进入污水主体中使其充分混合,提高吸 附效率。
2、储料槽位置高于混流管的顶部,作用是以免水流过大,使污水倒流进入储料槽。
3、密封垫材质为氯丁橡胶,此材质工作温度范围比较宽,价格适中。
4、本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易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混流管2、法兰3、密封垫
4、封盖5、螺栓6、螺母
7、支管8、电机9、储料槽
10、进料螺杆11、进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混流管1、支管7、法兰2、封盖4、螺栓5、螺母6、进料 槽11、进料螺杆10、储料槽9和电机8;
所述混流管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支管7,所述支管7与所述混流管1内部相同,所述 混流管1的底部开口,所述支管7开口处设置有所述法兰2,所述法兰2上设置有所述封 盖4,所述封盖4通过所述螺栓5、螺母6与所述法兰2固定连接,所述法兰2与所述封 盖4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垫3,所述密封垫3材质为氯丁橡胶;
在垂直于所述混流管1的平面上,所述支管7的一侧上设置有所述进料槽11,所述 进料槽11与所述支管7内部相同,所述进料槽11的顶端设置有所述储料槽9,所述储料 槽9的底部垂直位置高于所述混流管1的底部,所述储料槽9内壁上,在远离所述混流 管1的一侧固定设置所述电机8,所述电机8与所述进料螺杆10转动连接,所述进料螺 杆10设置在所述进料槽11内部,所述进料螺杆10上端伸出所述储料槽9的底部。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开启电机8,电机8带动进料螺杆10转动,此时可以在储料槽 9内部开始填料,放入活性炭,活性炭在进料螺杆10的带动下,向支管7内部推进,此 时可以打开阀门向混流管1内通入待处理的污水,在污水的带动下支管7内部的活性炭 随着污水的流动带入污水内部,与其均匀混合,储料槽9位置高于混流管1的顶部,作 用是以免水流过大,使污水倒流进入储料槽9,维修设备时,可以打开封盖4,清理出支 管7中的杂物。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 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秦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秦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39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秸秆过滤沼渣液的过滤装置
- 下一篇:除氨方法、除氨塔及除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