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护储罐安全环保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3961.X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0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卢均臣;王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D88/04 | 分类号: | B65D88/04;B65D90/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安全 环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储罐安全环保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炼化企业中,含硫含油污水伴随生产而产生,需用储罐进行储存、油水分离和净化处理。目前,大部分污水罐、冷焦水罐、碱渣罐等均采用碳钢制造。在罐内液面以上部分,罐内含硫气体与罐壁接触,发生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当罐内进料时,罐内液面以上气体压力升高,开始通过呼吸阀或水封罐向外排出气体,当罐内出料时,罐内液面以上气体压力减低,开始通过呼吸阀或水封罐向内吸入空气。
当罐内吸入空气时,在罐内形成的硫化亚铁易发生自燃现象,引爆罐内的油气混合物,导致储罐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如:1997年,某公司气提装置含硫含油污水罐在抽水作用中,罐内液位下降,罐内吸入了空气,导致硫化亚铁自燃而引燃罐内的轻油,引起火灾。
为避免罐内硫化亚铁自燃,最根本的办法是杜绝空气进入储罐。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氮气保护、设置进出料联锁,减少操作波动等。例如:在储罐(主要是内浮顶罐和拱顶罐)上部设置氮气入口,当罐内压力低于某一值时,氮气进口阀门打开,向罐内补充氮气,氮气阀门开启压力低于呼吸阀或水封罐开启压力,使空气不能进入罐内。文献《储罐氮气封顶机废弃回收处理技术》(黄双双,《港口装卸》,2003,6:38~39)中介绍了用氮气作为正压保护气,使罐内气相空间保持无氧状态,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目前常用的污水罐等容量为5000-10000立方米,因此,采用该种方法对氮气的需求量较大,对氮气不富足的企业来讲运行成本较高,通过调研,炼厂内1立方米氮气的成本约1元。CN101417728A涉及硫磺回收尾气保护贮罐安全的方法,介绍了采用硫磺回收装置尾气作为含硫含油污水罐、含硫油罐排放的正压保护气,阻止贮罐内空气进入。
罐内进料时,罐内液位上升,罐内气相压力升高,含硫等异味气体通过水封罐或呼吸阀排出,对环境污染较大。有些企业在水封罐或呼吸阀后安装脱臭罐,脱除含硫气体,该种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环保问题,但也带来了安全问题,如2005年,塔河炼化采用固体吸附剂脱硫罐发生自燃着火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氮气保护用气量过大,成本较高和含硫等异味气体难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保护储罐安全环保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储罐的保护中,具有氮气保护用气量小,成本较低和含硫等异味气体易处理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保护储罐安全环保的方法,储罐罐顶的气相管线汇总成为气体总管(19),气体总管(19)通过充气管(21)与压缩机(18)入口相连,压缩机(18)出口与缓冲罐(5)相连,缓冲罐(5)上设有至少两个出口,一个通过回气管(20)与气体总管(19)相连,一个与去火炬或焚烧炉管线(23)相连,所述缓冲罐上设有氮气入口管线(22),每段气相管线上均设有阻火器;将储罐中液体自身产生的气体通过气体总管(19)、充气管(21)进入压缩机(18),气体通过压缩机(18)加压储存在缓冲罐(5)中,作为正压保护气的一部分,当缓冲罐(5)中储存的气体不满足各储罐的正压保护时,使用来自氮气入口管线(22)的氮气进行补充,当缓冲罐(5)内压力超过设计压力时,将多余气体通过去火炬或焚烧炉管线(23)送火炬或焚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各气相管线上的阻火器尽可能设置在靠近罐顶或罐体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储罐、缓冲罐(5)上均设有压力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回气管(20)上设有减压阀(17)。
本发明保护储罐安全环保的方法是将储罐中液体自身产生的含硫等气体加压储存在缓冲罐中,作为正压保护气的一部分,当缓冲罐中储存的气体不满足其他罐的正压保护时,使用外部氮气进行补充,多余气体将送火炬焚烧。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氮气密封时的氮气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尽可能使储罐内液体自身产生的气体得到重复利用,多余的气体直接送火炬或焚烧炉处理,减少了气体处理流程,减少了环境污染,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4为储罐;5为缓冲罐;6~10为压力表;11~16为阻火器;17为减压阀;18为压缩机;19为气体总管;20为回气管;21为充气管;22为氮气入口管线;23为去火炬或焚烧炉管线。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3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弹石材
- 下一篇:一种吊顶电器的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