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式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4709.0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2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兴;付海燕;朱建华;施威;庞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振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H01F27/28;H01F27/02;H01F41/04;H01F4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电极组 串联 片式电感器 引线层 电极线圈 内电极层 制备 直流叠加特性 第二盖体 第一盖体 依次层叠 依次串联 电连接 并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式电感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盖体、印有引线的第一引线层、至少四层印有电极线圈的内电极层、印有引线的第二引线层以及第二盖体,两两间隔的所述内电极层之间通过所述电极线圈依次串联分别形成第一串联内电极组和第二串联内电极组,所述第一串联内电极组和所述第二串联内电极组分别与所述第一引线层和所述第二引线层的所述引线电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一串联内电极组和所述第二串联内电极组实现并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片式电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片式电感器能极大提高产品直流叠加特性及其额定电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片式电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子元器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电感器已经不能满足诸多电子产品的需要,电子元器件正向小型化、高频化、大功率和低功耗等方向发展。片式大功率电感器属于片式电感器的一种,具有功耗低、额定电流大的特点,以其较大的额定电流和优秀的直流叠加特性,主要应用于各类信号系统、电磁兼容、噪声抑制和电磁干扰等方面,是电子信息设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视,电源转换器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上得到广泛应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普通片式电感器应用多层印刷工艺将电感线圈的每一匝平面化,并通过叠层工艺与软磁铁氧体材料低温共烧而成,缺点是器件的直流叠加特性较差,电感量随电流的增加降低幅度很大,限制了其适用范围。例如:普通片式电感器2012规格1.0μH产品的额定电流0.05A,直流电阻0.4Ω;4.7μH产品的额定电流0.03A,直流电阻1.0Ω。此外,普通片式电感器还因受限于材质等因素影响,其直流叠加特性及额定电流等参数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片式电感器,能够极大提高产品直流叠加特性及其额定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片式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上述的片式电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片式电感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盖体、印有引线的第一引线层、至少四层印有电极线圈的内电极层、印有引线的第二引线层以及第二盖体,两两间隔的所述内电极层之间通过所述电极线圈依次串联分别形成第一串联内电极组和第二串联内电极组,所述第一串联内电极组和所述第二串联内电极组分别与所述第一引线层和所述第二引线层的所述引线电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一串联内电极组和所述第二串联内电极组实现并联。
以及,一种片式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
在一单层介质膜片上印刷引线形成第一引线层,在另一单层介质膜片上印刷引线形成第二引线层;
按照内电极层的层叠顺序,在每一单层介质膜片上印刷相应的电极线圈形成所述内电极层;
将所述内电极层按照层叠顺序依次叠合,并使得两两间隔的所述内电极层中的所述电极线圈实现依次串联,分别形成第一串联内电极组和第二串联内电极组;
将层叠后的所述内电极层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线层和所述第二引线层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引线层和所述第二引线层上的所述引线实现所述第一串联内电极组和所述第二串联内电极组的并联;
分别在所述第一引线层和所述第二引线层的外表面层叠设置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形成片式电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片式电感器,采用电极线圈嵌合并联的布线方式,两个电感相互独立,起到并联分流的作用,能够极大提高产品直流叠加特性及其额定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的片式电感器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以制备该片式电感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振华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振华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4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用减震底座
- 下一篇:一种铁镍基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