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模板法制备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4892.4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6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娇;焦正;伍路;朱学栋;耿翔;刘兴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12 | 分类号: | C01B33/1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法制 备多壳层介孔 氧化 纳米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合成和无机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多孔纳米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催化、生物医学和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与传统的多孔材料相比,介孔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均一可调的孔径;(2)大的比表面积;(3)表面基团丰富,易于功能化修饰;(4)长程有序;(5)形貌多样等。其中,介孔氧化硅(SiO2)作为极其重要的无机纳米材料,因其具有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生物兼容性优异以及易于功能化修饰等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众多学科和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合成介孔氧化硅的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模板法、微乳液法和水热合成法等。其中,模板法(软模板法和硬模板法)是合成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硬模板法又叫牺牲模板法,也就是通过非均相“母液”中的异相成核生长或定向受控沉积等方式在硬模板表面生长壳层,然后通过煅烧或溶剂萃取等方法去除模板。尽管硬模板法在材料形貌控制方面有一些优势,但在去模板的过程中需要在高温或强酸强碱的条件下进行,这样既不经济也不利于环保,而且在煅烧过程中也有可能造成中空球壳层的破裂。而软模板法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及一些聚集体,通过溶胶-凝胶和/或乳化等过程,在界面的相互作用中成功构筑具有不同结构和形貌的介孔材料。与其他方法相比,软模板法相对简单和灵活,材料形貌也更为丰富。软模板法主要分为单一模板法和多模板法。尽管单一模板法操作方便,但在合成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介孔氧化硅方面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相比之下,多模板法利用不同模板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变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胶束的聚合形态,从而可形成各种独特结构的介孔氧化硅。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多模板法制备介孔氧化硅的研究上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模板法制备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的方法,本方法可以得到形貌规则、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的多壳层氧化硅纳米材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a. 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1:(0.26~0.73)的摩尔比溶于去离子水中超声至溶解,配制成模板溶液;
b. 将乙酸乙酯和乙醇按照3:(0~2)的体积比加入到步骤a所得模板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氨水调节pH至9~10,之后加入一定量的正硅酸乙酯,继续搅拌30 min,得到混合溶液;
c. 将步骤b所得混合溶液于90~120 ℃条件下反应24 h;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后,烘干;
d. 将步骤c所得烘干后的产物溶解到一定浓度的丙酮溶液中,回流反应6 h,重复回流过程两三次,然后经离心、洗涤、烘干即得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
本发明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混合模板,乙酸乙酯作为助模板,水和乙醇为共溶剂,制备出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该法合成条件温和,工艺简单且制得的产品形貌均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产品具有低密度、尺寸分布窄、形貌和结构可控,且分散均匀和表面易修饰等突出优点,因此有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可用于药物的可控释放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得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的TEM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得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的SEM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得多壳层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的FT-I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有实施例均按上述方案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实施例 1:
a. 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1.38 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0.345 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将其加入70 mL去离子水中超声至溶解;
b. 量取15 mL乙酸乙酯和5 mL乙醇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0.8 mL氨水(25%~28%),之后加入2.5 mL正硅酸乙酯(TEOS),继续搅拌30 min;
c. 将上述混合溶液倒入到150 mL的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于100 ℃条件下反应24 h;
d.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物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后,在60 ℃下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48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