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雾化微量喷雾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5352.8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2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宇;廖鸿;杨瑶君;刘丽萍;梁爽;李珂;汪振宇;黄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雾化 微量 喷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超声雾化微量喷雾器。
背景技术
农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使用已融入到人类的生活。农药不仅在保护人类生命和健康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而且通过长时间的改进已变成粮食发展的必需品,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农药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问题。然而随着我过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对于农药的正确使用尤为关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对于农药的使用却一直较为落后,使用的农药小部分被农作物利用,大部分进入大气和土壤、田水中,对环境和植物造成严重污染。所以,提高药液的喷洒技术是必然方法。
我国农药的污染日益严重,农药残留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食品上或水域中残留的农药量虽不多,但长此以往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农产品的农、兽药残留严重超标。残留弄药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我国农产品大量使用高效剧毒的农药,而且喷洒量远远大于吸收量,对人类的健康存在着极大的威胁,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的农药喷洒器械的落后。
我国使用的植保机械结构大体包括手动式植保机械、电动式植保机械、拖拉机配套植保机械和航空植保机械等。由于手动式喷雾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但是手动式喷雾器技术落后,喷射单一且用药多,雾化效果不好,药液浪费严重,有效利用率低,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很大制约了植保机械的发展。我国主要以动力机喷洒为主,它只能将农药喷洒至表面,不能喷洒到植物的背面或者隐蔽处,极大的降低了农药的使用效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目前施药器械的技术低、结构落后、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雾化微量喷雾器,可以用于防治病虫害,或者是植物叶面施肥等,解决目前生产实践过程中施药费工、费时,且雾滴在目标物上的沉积性能较差,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大容量喷雾污染浪费等问题,为农林用药和叶面施肥提供一条省时、省力、高效、安全的新途径,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超声雾化微量喷雾器,包括喷雾器本体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喷雾器本体包括外壳、顶盖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器本体内部空间由隔板Ⅰ和隔板Ⅱ由上至下依次分隔为蓄水区、雾化区和电路区;所述蓄水区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安装有高压流量控制阀;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对应设置在出水口下方,且固定在隔板Ⅱ上;所述雾化区侧壁上设置有静电电场电极;所述隔板Ⅱ上还设置有加压装置;所述电路区内设置有控制超声波发生器、静电电场电极、加压装置和高压流量控制阀的控制电路;所述喷雾器本体内还设置有出雾通道管,所述雾化区通过出雾通道管与喷雾器本体外部连通;所述喷雾器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喷雾孔。
所述喷雾孔的纵截面呈梯形。
所述超声波发生器、静电电场电极、加压装置和高压流量控制阀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出雾通道管一端贯穿隔板Ⅰ且固定在隔板Ⅰ上,另一端连接在喷雾器本体顶盖上,且所述喷雾孔设置在喷雾器本体顶盖上。
所述出雾通道管一端贯穿隔板Ⅱ且固定在隔板Ⅱ上,另一端连接在喷雾器本体底座上,且所述喷雾孔设置在喷雾器本体底座上。
所述隔板Ⅰ上还镶嵌用于储放药品的药品箱。
所述喷雾器外壳上设置有水位刻度线。
所述喷雾器本体底座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控制控制电路的开关。
所述蓄水区喷雾器本体外壳与雾化区喷雾器本体外壳之间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表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师范学院,未经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5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