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6065.9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4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小国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林振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其配置成以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多功能机。
背景技术
在采用电子照相成像法的成像设备中,图像以下面的方式形成在记录材料如片材上。首先,在作为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用显影剂对该潜像进行显影,因而将其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部件和转印部件之间形成的转印夹持部处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具有转印了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被夹持输送通过形成在定影辊和加压辊(所述定影辊和加压辊包括在定影装置中)之间的定影夹持部,从而将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在记录材料上。因而,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通过推压部件朝感光部件推压转印部件,使得在转印部件和感光部件之间形成转印夹持部。因此,转印部件与感光部件压接触。例如,可在感光部件和转印部件彼此压接触的状态下运输成像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成像设备输送时间长,则转印部件会变形或者与感光部件摩擦,或者从转印部件渗出的软化剂、交联剂等等会附着在感光部件上。
日本专利特开2010-262215公开了一种成像设备,其中,当设置在感光部件两个轴向端部的斜齿轮与设置在转印部件的两个轴向端部的斜齿轮啮合时,感光部件和转印部件彼此分离。日本专利特开2010-262215公开的成像设备可在通过斜齿轮使转印部件和感光部件分开的情况下输送。此外,当要形成图像时,处于转印部件两端的斜齿轮滑动,从而转印部件上的斜齿轮与感光部件上的斜齿轮分离。在斜齿轮分离时,转印部件与感光部件压接触。
然而,在日本专利特开2010-262215公开的设备中,设置在转印部件两端的斜齿轮需要分别地移动。因此,难以可靠地使转印部件接触感光部件。
此外,在日本专利特开2010-262215公开的设备中,即使转印部件与感光部件压接触,转印部件的轴向两端部也总是被斜齿轮朝轴向的内侧推压。因此,转印部件即使在与感光部件压接触的状态下也会受到推压力。结果,转印部件的旋转变得不稳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可彼此分离的图像承载部件和转印部件;以及分离机构,该分离机构能够可靠地使转印部件与图像承载部件压接触,并使与图像承载部件压接触的转印部件的旋转稳定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成像设备包括: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单元,其包括配置成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到记录材料的转印部件、配置成把处于一侧的转印部件端部与图像承载部件分离的第一分离部和配置成把处于另一侧的转印部件端部与图像承载部件分离的第二分离部;接合单元,其包括配置成与第一分离部接合的第一接合部和配置成与第二分离部接合的第二接合部,该接合单元配置成在第一接合部与第一分离部接合且第二接合部与第二分离部接合时将转印部件与图像承载部件分离;以及配置成管控接合单元移动的管控部件。通过管控部件使接合单元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或者从另一侧向一侧移动。
从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离机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离机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A示出了第一轴承部;
图3B示出了第二轴承部;
图4A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接合部件的整体,以放大图示出了一些部分;
图4B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接合部件和轴承部之间的接合状态;
图5A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管控部件的整体;
图5B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配置成与管控部件接触的接合部件的一个端部;
图6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离机构的另一示意性透视图;
图6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离机构的另一示意性侧视图;
图7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离机构的又一示意性透视图;
图7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离机构的又一示意性侧视图;
图8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离机构的又一示意性透视图;
图8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分离机构的又一示意性侧视图;
图9A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管控部件和接合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透视图;
图9B是图9A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管控部件和接合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0A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管控部件和接合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另一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60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碳粉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