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0欧电阻元件的锂电池保护板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6431.0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0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伟;黄书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鑫远志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阻 元件 锂电池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保护板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0欧电阻元件的锂电池保护板电路。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1、只要是地,最终都要连接在一起。电池的PCB板绘制过程是将模拟地与数字地分别捆绑一块,然后再通过一条线将两者连接在一起。2、设计跳点,为返修工艺提供方便。3、PCB同面线路走线不通时,则会增加层来走线。
目前市场上也基本按此方案设计,如果使用0欧电阻的话,价美物廉。1、在模拟地与数字地之间用0欧的电阻来连接,而不是直接连接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地线被分成了两个网络,在大面积铺铜等处理时,就会方便的多。2、做为跳线使用。这样既美观,安装也方便。3、做保险丝用。由于PCB上走线的熔断电流较大,如果发生短路过流等故障时,很难熔断,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事故。由于0欧电阻电流承受能力比较弱(其实0欧电阻也是有一定的电阻的,只是很小而已),过流时就先将0欧电阻熔断了,从而电路断路,防止事故发生,如发生此类事故,需前提保护IC相关器件失效。4、做跨线使用,PCB同面线路走线不通时,不用增加层来走线,直接使用0欧电阻跨接,节省设计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0欧电阻元件的锂电池保护板电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0欧电阻元件的锂电池保护板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PTC过流温度保护器、第一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接口电路、第一电阻至第十四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十三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十二电阻单点接地,所述第十三电阻为跳点,所述第十二电阻和所述第十三电阻均为0欧电阻。
具体地,锂电池正极与所述PTC过流温度保护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PTC过流温度保护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和两个所述接口电路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三引脚端、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四引脚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六引脚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二引脚端、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五引脚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九引脚端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七引脚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和锂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六引脚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引脚端和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引脚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八引脚端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十一引脚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接口电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接口电路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第十引脚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接口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三引脚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四引脚端和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四引脚端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二引脚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三引脚端、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三引脚端、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接口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第一引脚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引脚端和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引脚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五引脚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六引脚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七引脚端、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八引脚端、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五引脚端、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六引脚端、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七引脚端和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八引脚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鑫远志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鑫远志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6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幼儿给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辅助交联剂制备规则形貌环糊精聚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