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签名方法、签名验证方法、数据签名设备及验证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6744.6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1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廖敏飞;李文鹏;刘丽娟;许腾;吴孟晴;董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签名 方法 验证 设备 服务器 | ||
本申请本发明提供了数据签名方法、签名验证方法、数据签名设备及验证服务器,数据签名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第一签名请求时,提取其中的签名标识及待签名数据,生成待签名数据的摘要信息,并在预置的多个签名证书中,确定与签名标识对应的目标签名证书,利用目标签名证书,对摘要信息进行签名,从而获得第一签名数据,将第一签名数据及签名标识发往验证服务器,以供验证服务器对第一签名数据进行验证。可见,本发明可通过签名标记识别待签名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签名的安全性。即使签名标识被篡改,签名标识发送到验证服务器以验证是否存在骗签情况。本发明预置多个签名证书,至少包括交易签名证书及普通签名证书,分别对交易数据及普通数据签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数据签名方法、签名验证方法、数据签名设备及验证服务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支付方式的日益普遍,支付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主要体现为,银行业务系统在根据请求执行某些重要操作时,要对请求数据的合法性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是将请求数据发送到客户侧设备如USBKey进行签名,再根据签名的结果进行判断。
请求数据主要分为交易数据及非交易数据。其中,交易数据主要包括涉及资金变动(如转账、汇款等)、业务开通等操作的数据;普通数据包括上述交易数据之外的数据。若待签名数据为交易数据,将交易数据进行显示,用户确认后才对交易数据进行签名,若待签名数据为普通数据,则对普通数据直接进行签名,签名后的数据都会发送到服务器进行验证。
传统上使用的RSA非对称签名算法中,利用待签名数据的摘要算法标识OID值来判断待签名数据是交易签名数据还是普通签名数据,并对摘要格式进行判断,判别是否与OID值所对应的摘要算法一致,从而能有效防止骗签。然而,目前在银行业正广泛推广国密算法,即利用国密算法SM3生成待签名数据的摘要信息,用SM2算法对摘要信息进行签名。由于国密算法中只能使用SM3一种摘要算法生成摘要信息,因此,不能和RSA签名算法一样,通过摘要标识判断待签名数据的类型。
一些钓鱼网站等恶意程序会将交易数据伪装为普通数据,在应用国密算法进行签名时,无法准确区分待签名数据的类型,则会出现骗签的风险,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数据签名方法、签名验证方法、数据签名设备及验证服务器,用以解决在使用国密算法进行数据签名时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据签名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第一签名请求时,提取所述第一签名请求中的签名标识及待签名数据;
生成所述待签名数据的摘要信息;
在预先设置多个签名证书中,确定与所述签名标识对应的目标签名证书;其中,所述签名证书中至少包括交易签名证书及普通签名证书;
利用所述目标签名证书,对所述待签名数据的摘要信息进行签名,获得第一签名数据;
将所述第一签名数据及所述签名标识发往验证服务器,所述第一签名数据及所述签名标识以供所述验证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签名数据是否骗签进行验证。
上述数据签名方法,优选地,所述生成所述待签名数据的摘要信息,包括:
利用SM3密码杂凑算法,计算所述待签名数据的哈希值;
将所述哈希值确定为所述待签名数据的摘要信息。
上述数据签名方法,优选地,所述利用所述目标签名证书,对所述待签名数据的摘要信息进行签名,获得第一签名数据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签名证书对应的加密私钥;
利用SM2加密算法及所述加密私钥,对所述待签名数据的摘要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第一签名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67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