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7058.0 | 申请日: | 2014-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4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许军;黄黎敏;胡越;刘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16 | 分类号: | C07D311/16;C07C69/734;C07C67/08;A61P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4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苯 丁酸 甲氧基苯 丙烯酸酯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7-羟基香豆素酯和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对苯基苯酚酯二个化合物,并涉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也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血脂症发病率在逐年升高。高脂血症是指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水平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既可表现为单纯高胆固醇血症或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也可表现为高胆固醇合并高甘油三酯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肝脏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是反映机体脂质代谢的常用指标。具有降血脂作用的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简称CT)7-羟基香豆素酯和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对苯基苯酚酯二个化合物(以下简称CT 7-羟基香豆素酯和CT对苯基苯酚酯)。二个CT化合物是以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CT)为原料合成的一种可以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的化合物,经采用饲高脂饲料建立的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的方法实验,该化合物可以降低高脂血症模型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合成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CT 7-羟基香豆素酯和CT对苯基苯酚酯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的CT 7-羟基香豆素酯和CT对苯基苯酚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CT 7-羟基香豆素酯和CT对苯基苯酚酯化合物在降血脂作用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CT化合物的结构通式(I)为:
具体实施方式
一、CT 7-羟基香豆素酯的合成方法:
在装有回流冷凝器和废气处理装置及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加入对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CT)(10mmol-20mmol),加入(10ml-100ml)无水吡啶,搅拌,加入(1ml-50ml)苯磺酰氯,加入(1ml-50ml)氮氮二甲基甲酰胺。在0℃-8℃条件下反应,然后常温下回流反应1小时-3小时。加入1g-10g的7-羟基香豆素,常温下反应1小时-10小时.加入盐酸溶液,得淡黄色的溶液。静置片刻,出现淡黄色结晶物。放置一定时间,过滤。用NaOH洗1次-5次,再用水洗,得到粗品。粗品用乙醇重结晶,烘干,研碎,得到CT7-羟基香豆素酯。
二、CT对苯基苯酚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在装有回流冷凝器和废气处理装置及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加入对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CT)(10mmol-20mmol),加入(10ml-100ml)无水吡啶,搅拌,加入(1ml-50ml)苯磺酰氯,加入(1ml-50ml)氮氮二甲基甲酰胺。在0℃-8℃条件下反应,然后常温下回流反应1小时-3小时。加入1g-10g的对苯基苯酚,常温下反应1小时-10小时.加入盐酸溶液,得淡黄色的溶液。静置片刻,出现淡黄色结晶物。放置一定时间,过滤。用NaOH洗1次-5次,再用水洗,得到粗品。粗品用乙醇重结晶,烘干,研碎,得到CT对苯基苯酚酯。
化学反应式为:
三、CT7-羟基香豆素酯和CT对苯基苯酚酯化合物的结构确证:
分别取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合成的CT7-羟基香豆素酯和CT对苯基苯酚酯进行结构确证分析试验。
1、理化性质
二个化合物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稳定。
2、熔点测试
CT7-羟基香豆素酯的熔点为:158.5~158.9
CT对苯基苯酚酯熔点为:157.9~159.8
3、核磁共振谱
表一、CT7-羟基香豆素酯核磁共振氢谱(1H-NMR)
表二、CT对苯基苯酚酯核磁共振氢谱(1H-NMR)
四、CT7-羟基香豆素酯和CT对苯基苯酚酯化合物的降高脂血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未经江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7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