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辊锻后消除网状碳化物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7302.3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7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司兴奎;刘殿山;曹智勇;王菲;温玉磊;杨后雷;李传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38 | 分类号: | C21D9/38;C21D8/00;C21D6/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双敏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辊 消除 网状 碳化物 热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轧辊锻后消除网状碳化物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冶金轧辊是金属轧制设备上必备的主要零件,它作为一种特殊工具用来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轧制出各种轧材产品。由于轧辊的服役条件特殊、消耗量大并与轧材质量成本息息相关,因而对轧辊的使用性能提出很高要求。轧辊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很高的应力,尤其轧辊表面要长时间承受摩擦、磨损、冲击、接触应力和激冷激热造成的疲劳现象等,这就要求轧辊具有较好的抗折断性、耐磨性、抗剥落性、抗热裂性、抗热冲击性等。
锻钢轧辊材质为含0.4%-1.0%C、1%-5%Cr的中高碳Cr(Ni)Mo(V)合金钢,具有较高的淬硬性和淬透性。工作层经过淬火回火处理后得到马氏体、贝氏体、索氏体和细珠光体基体组织,组织基体上均匀分布10%以下的二次碳化物。由于轧辊在1250℃高温锻造加热时,C、Cr完全固溶成单相奥氏体,锻后自高温缓冷下来后会出现网状碳化物,导致轧辊过早发生剥落和疲劳断裂,大大降低了轧辊的使用性能。
传统工艺通过正火快冷的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改善,而难以完全消除网状碳化物。因为大型(φ≥300mm)工件内部蓄热量大,正火空冷时即使吹风冷却,冷速仍然是相当缓慢,工作面和次表面不可避免出现网状碳化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轧辊锻后消除网状碳化物热处理工艺,以解决锻后热处理后组织出现网状碳化物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轧辊锻后消除网状碳化物热处理工艺,轧辊直径φ≥450mm,材质为含0.4%-1.0%C和1%-5%Cr的中高碳CrMo合金钢,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轧辊毛坯在热处理炉内加热至Ac3温度以上50-80℃并保温进行奥氏体化,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表面温度为860-890℃,入水冷却0.5-5min后再空冷5-20min,重复进行入水冷却0.5-5min后再空冷5-20min直至表面温度为500-700℃,对轧辊进行喷雾冷却至300-400℃,然后装炉于600-690℃进行回火处理。
一种轧辊锻后消除网状碳化物热处理工艺,轧辊直径φ≥450mm,材质为含0.4%-1.0%C和1%-5%Cr的中高碳CrNiMo合金钢,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轧辊毛坯在热处理炉内加热至Ac3温度以上50-80℃并保温进行奥氏体化,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表面温度为860-890℃,入水冷却0.5-5min后再空冷5-20min,重复进行入水冷却0.5-5min后再空冷5-20min直至表面温度为500-700℃,对轧辊进行喷雾冷却至300-400℃,然后装炉于600-690℃进行回火处理。
一种轧辊锻后消除网状碳化物热处理工艺,轧辊直径φ≥450mm,材质为含0.4%-1.0%C和1%-5%Cr的中高碳CrMoV合金钢,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轧辊毛坯在热处理炉内加热至Ac3温度以上50-80℃并保温进行奥氏体化,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表面温度为860-890℃,入水冷却0.5-5min后再空冷5-20min,重复进行入水冷却0.5-5min后再空冷5-20min直至表面温度为500-700℃,对轧辊进行喷雾冷却至300-400℃,然后装炉于600-690℃进行回火处理。
一种轧辊锻后消除网状碳化物热处理工艺,轧辊直径φ≥450mm,材质为含0.4%-1.0%C和1%-5%Cr的中高碳CrNiMoV合金钢,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轧辊毛坯在热处理炉内加热至Ac3温度以上50-80℃并保温进行奥氏体化,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至表面温度为860-890℃,入水冷却0.5-5min后再空冷5-20min,重复进行入水冷却0.5-5min后再空冷5-20min直至表面温度为500-700℃,对轧辊进行喷雾冷却至300-400℃,然后装炉于600-690℃进行回火处理。
上述轧辊锻后消除网状碳化物热处理工艺,表面温度检测采用红外线测温仪。
采用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有效消除轧辊锻后热处理后网状碳化物的出现,提高了轧辊的使用性能,并简化了工艺,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轧辊锻后消除网状碳化物热处理工艺,轧辊直径φ≥450mm,材质为含0.4%-1.0%C和1%-5%Cr的中高碳Cr(可含Ni)Mo(可含V)合金钢,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7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