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再生铁红制备微米级超细铁粉的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7580.9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焦立新;汪平刚;华洲连;李攀;汪晖;杨玉;王爱华;肖一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B22F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再生 制备 微米 级超细 铁粉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利用再生铁红制备微米级超细铁粉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先向还原炉管内通入保护气体,再采用冷轧酸洗过程中回收的再生铁红作为原料,将原料输送至还原炉管后,逆向通入还原气体;通过还原炉管内螺旋叶片的转动,使原料与气体在还原炉管内的加热段充分接触,将再生铁红还原成微米级超细Fe;反应完成后,Fe通过气流筛分器输出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再生铁红制备微米级超细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原气体主要成分为H2和CO,还原气体流量控制每分钟0.2~0.5m3,还原气体进口压力控制在0.2~0.4MPa;保护气为氮气,正常生产时氮气流量控制在还原气体流量的1/10~1/5;螺旋叶片的转速控制在2~10r/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再生铁红制备微米级超细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轧酸洗过程中回收的再生铁红中Fe2O3含量大于98.0%,粒径范围为0.5~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再生铁红制备微米级超细铁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的反应温度为260~600℃,反应时间在15~40min。
5.一种为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而设计的利用再生铁红制备微米级超细铁粉的装置,包括筒形结构的还原炉管(7),其特征在于:
所述还原炉管(7)的一端外壁上部设置有进料口(3),所述还原炉管(7)的另一端外壁下部设置有出料口(18),所述还原炉管(7)对应于出料口(18)的一端设置有还原气体进气口(8)和惰性气体进气口(9),所述还原炉管(7)对应于进料口(3)的一端设置有尾气出口(10);
所述还原炉管(7)内沿轴向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构(13),所述螺旋输送机构(13)具有旋转轴(14)和设置在其上的螺旋叶片(15),所述旋转轴(14)对应于进料口(3)的一端伸出还原炉管(7)与驱动电机(2)相连,从而带动螺旋输送机构(13)运转;
所述还原炉管(7)上沿螺旋输送机构(13)的推进方向依次分为前部反应加热段(4)和后部反应冷却段(5),所述前部反应加热段(4)外周设置有外界热源装置(16),所述后部反应冷却段(5)外壁设置有循环冷却水箱(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再生铁红制备微米级超细铁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热源装置(16)为电热炉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再生铁红制备微米级超细铁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水箱(17)呈夹套式结构,其侧壁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11)和冷却水出口(1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利用再生铁红制备微米级超细铁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定量给料器(1),所述定量给料器(1)的输出端与还原炉管(7)的进料口(3)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利用再生铁红制备微米级超细铁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气流筛分器(6),所述气流筛分器(6)的输入端与还原炉管(7)的出料口(18)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75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